
▲吳濬哲醫師提醒老人家應注意膝關節問題,勿隨意大量補鈣或自行服藥。(圖/中山醫院提供)
台灣每10位7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7人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但大部分人以為補鈣可以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台北中山醫院骨科吳濬哲醫師說:「這一點也沒用」,如攝取太多鈣質,還可能補出問題,引發便祕、結石,增加腎臟負擔。
吳濬哲指出,國內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熱衷超馬、慢跑,或是為了想翹臀,而天天練習深蹲,但因過度運動而傷及膝蓋,引發退化性關節炎。許多老年人擔心膝蓋問題造成失能,又怕增加子女負擔而不願就醫,因此自行服藥、錯誤自行診斷,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他提醒家人應多關心老人家的膝關節健康問題。
吳濬哲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為關節軟骨經過多年使用,造成軟骨磨損、滑囊發炎及增生,八成五患者覺得膝關節疼痛,絕大部分自行服用止痛藥,但又擔心長期吃止痛藥,傷胃傷肝,最後才來求診。
「補鈣是用來預防骨質疏鬆症」吳濬哲說,但有五成老人家以為補鈣可以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天天補鈣,但效果相當有限,吃一堆無效仍舊疼痛不適,還可能引發結石、便祕等問題。甚至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痛到寸步難行,卻寧願坐輪椅也不肯接受手術,就是擔心「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傷口大、開刀風險較高。
最新「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則能精準處理磨損壞損的關節,保留健康的骨頭、前後十字韌帶及本位感神經組織,大幅降低傷口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拉扯和破壞,手術傷口僅5到8公分,縮短傷口復原時間,大幅提升手術滿意度。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延伸閱讀
-
手腕受傷沒骨折卻仍疼痛不已 當心可能是這裡損傷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27蔣宏源醫師指出,三角纖維韌帶軟骨是屬於關節內部的軟骨,血液循環較為不好,導致直接修復較為困難及需要的時間較長。因此,利用濃縮的生長因子幫助受損組織再和重建,就能達到快速的修復能力。 -
國中生姿勢不良、坐沒坐相? 醫示警:這是脊椎側彎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36由於病人大多發生在青春期開始前後,除了外觀之外並無疼痛或影響日常生活及運動情況,家長常常覺得小孩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東倒西歪。初期若沒有及時發現並定期追蹤治療,這些孩子可能在快速成長階段側彎情況會加速惡化。 -
肩膀痛不動反而更嚴重! 骨科醫教你預防五十肩這樣做
健康養生 / 好書報報1382年紀稍長的各位,一定經常遇上肩膀疼痛的問題,不舉手、亂動,反而造成更嚴重的沾粘,長達2年肩膀都不能上舉。骨科醫師戴念國建議想要預防五十肩的人們,可以這麼做:只要雙手互握,高舉到頭頂1天2次。 -
「骨刺」是什麼?照X光能揪出病灶? 骨科醫師告訴你
健康養生 / 好書報報1960一般人以為骨科疾病就是骨頭本身不適所發生的問題,事實上,許多常見的疾患,竟然與骨科有關聯。舉例來說,許多人對於「骨刺」的了解有些錯誤的想法或迷思,。有相關困擾的人,必須要詳細了解。下面就由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念國,為您分析。 -
肩膀疼痛藥膏、復健都無效 檢查發現旋轉肌袖退化破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34李姓男患者右肩膀活動時出現疼痛且有無力的狀況,到了晚上症狀又更明顯,常常因疼痛而輾轉難眠,自認為是局部拉傷疼痛而自行使用藥膏貼布,後續又到鄰近復健診所進行復健,復健超過3個月而右手無力的情形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因此到童綜合醫院骨科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