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阻塞
-
腸阻塞恐危及生命 大人小孩致病原因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067腸沾黏與腹部或骨盆腔手術有關,由於手術過程中,器械等操作難免會碰觸到腸道器官,使腸道和內臟最外層敏感的漿膜層有組織破壞、發炎等反應。當這些傷口癒合結疤時,就可能會沾黏到不該黏的東西,像是鄰近臟器、腹壁內表面,或甚至是黏到自己(小腸或大腸),即為腸沾黏。一旦腸沾黏拉扯到正在蠕動、消化中的腸子,讓腸壁無法正常蠕動,就有可能造成腸管扭曲、扭轉、打結等情形,形成腸阻塞。 -
腸阻塞癌友滿腹「黃金」 支架手術助排便順暢
癌症新知 / 腸癌4450
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賴正大表示,大腸極富彈性,但如果受到大腸或腹腔內其他來源的腫瘤擠壓,腸道可以撐6至7公分,導致腹痛腹脹,甚至腸道破,引發腹膜炎。
-
男童腹痛劇烈 竟是梅克爾憩室炎合併小腸阻塞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42蘇哲民說明,梅克爾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迴腸遠端憩室,是胚胎發育過程中,卵黃管退化不全所形成,在先天性胃腸道畸形中最常見,發生率約2%。典型的梅克爾憩室長約3至5公分,大多位於遠端迴腸腸系膜對側緣,距迴盲瓣約60至100公分的範圍。 -
兒童騎車跌倒撞傷 竟致胰管損傷切除胰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5成大醫院小兒外科施俊偉醫師表示,腹部鈍傷占兒童外傷的10至15%,而兒童比成人更容易發生腹部外傷,其原因為兒童的軀幹相對緊實,前後直徑較小,因此遭遇外傷時可提供力道分散的區域較小;兒童內臟相對於軀幹的比例較大,尤其是肝臟及脾臟,往往會超過肋骨下緣;以及兒童脂肪、腹部肌肉相對比例較薄弱,較不足提供有力保護腹腔內器官的結構。 -
病態性肥胖合併症多 手術後肥佬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574病態性肥胖不僅會導致三高外,脂肪性肝炎、冠狀動脈疾病、呼吸中止症、痛風、下背痛、關節炎、部分不孕症、性功能障礙等,甚至特定癌症,如停經後乳癌、子宮內膜癌和大腸直腸癌都和病態性肥胖有關。
-
腹腔沾黏威脅女性健康 恐性交疼痛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052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腹腔沾黏是一種常見又麻煩的婦科疾病。當腹腔組織與器官發炎或受傷,在修復的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結締組織沾黏,使原本分開的組織或器官相互黏在一起,形成腹腔沾黏。 -
婦人15年不明腹痛 竟為罕見「閉孔疝氣」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101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林金瑤醫師說明,蔡姓婦人多年來每幾個月就腹痛一次,痛一陣子會自然恢復,就醫卻查不出病因。今年疼痛次數突然增加,痛到無法忍耐,打止痛針,掛點滴都無效,且呼吸、喘氣都困難,連續4天無法飲食,喝一口水都會噁心、嘔吐。 -
輕忽無痛血尿 膀胱癌男子腹腔器官幾乎切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74收治男子的雙和醫院泌尿科醫師何承勳說明,該患者去年即血尿,但因無特別疼痛感,再加上血尿症狀時有時無,直至今年初才至他院就診。經膀胱鏡切片診斷為第二期膀胱癌,當時醫師即建議進行膀胱全切除手術,唯病人對接受手術有所遲疑,未及時接受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