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瘤醫學部
-
腦瘤手術導入AI技術 準度提升減少誤判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98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蕭輔仁指出,5成腦瘤為原位癌,其5成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例如,肺癌、乳癌等,後者好發於大腦深處,因腫瘤數量多且體積小,大都建議接受電腦刀放射手術來消滅腫瘤。 -
癌症檢測再躍進 血液篩檢準確預測癌細胞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44中央研究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癌症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特性,透過「癌細胞捕捉器平台」進行血液篩檢,就能掌握患者血液中的癌細胞數量,精準預測頭頸癌轉移或復發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 -
乳癌病友與專家齊聚 共同探討診療新知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6810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於上周六舉辦「2018乳癌大型病友會」,邀請200多位乳癌病友及家屬一同與會,來自各大醫院的乳癌專家在會中與病友們互動,解答在乳癌治療過程中面臨不同階段所發生的相關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期望藉此病友會能帶給乳癌姊妹們更多正確資訊及信心,使病友活得更長、更好。 -
新型免疫療法經核准 有望延長頭頸癌友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89頭頸癌包含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灣每年約8,000多人罹患頭頸癌,在2016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存活率不高。 -
驚人免疫療法 一藥可治15種癌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49所謂免疫療法是透過強化病患免疫能力來對抗癌細胞,幾年前美國FDA就核准這項免疫療法用於治療黑色素瘤、肺癌,國內食藥署這一、兩年核准了相同的適應症。 -
檢測早期肺癌 醫師:X光片效果不彰
癌症新知 / 肺癌4622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醫師蔡俊明說,若僅照胸部X光片,腫瘤要大到一定程度,才檢查得出來;此外,從X光片判斷癌變組織容易產生盲點,如長在中央區的腫瘤易被血管、支氣管等組織擋住;長在周邊區的腫瘤則易被橫膈或肋骨擋住,所以病人若想透過X光確診,往往已是中晚期,不但預後不佳,也幾乎很快就走到生命盡頭。 -
晚期肺癌救命療法 三周一針要價7萬元
癌症新知 / 肺癌3754衛福部統計103年死亡資料,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排行榜,肺癌高居第1名,死亡人數多達9167人,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指出,關鍵在於大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所能使用的抗癌武器並不多。 -
北榮體表導引放療 不讓呼吸打亂治療精準度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85台北榮總腫瘤中心3月13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新「身體表面即時影像對位系統」使用成果,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元宏表示,「體表導引」放射治療,搭配直線加速器,可達成最佳治療效果,並有效減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