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體表導引放療 不讓呼吸打亂治療精準度

3652
【NOW健康 黃于庭/台北報導】
身體表面即時影像對位系統
▲台北榮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元宏表示,新發表的「體表導引」放射治療,搭配直線加速器,可避免因患者呼吸或咳嗽造成偏移。(圖/台北榮總提供)

呼吸、打噴嚏,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於接受放療的癌友來說,卻可能讓放療「走鐘」,傷及附近正常器官。臨床顯示,左胸乳癌患者在放療後,因心臟暴露在較高的放射劑量,約3%罹患缺血性心臟病。

台北榮總腫瘤中心3月13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新「身體表面即時影像對位系統」使用成果,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元宏表示,「體表導引」放射治療,搭配直線加速器,可達成最佳治療效果,並有效減少副作用。

超過一半的癌症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療,吳元宏指出,如何將放射劑量正確投射到腫瘤部位,避免因患者呼吸或咳嗽等動作造成偏移,這是放療醫界長久以來努力的重點。放療時病人身體擺位的正確性是治療的成敗關鍵,但即使躺到治療台時,擺位正確,還是會因為呼吸、咳嗽,影響到精確度。以呼吸運動來說,吸氣與吐氣之間,胸壁與肺部腫瘤可能出現2公分以上的偏移。

傳統影像導引放射治療設備的精準度不夠,最新式身體表面即時影像對位系統,可在0.2秒之內偵測體表2萬個對位點,1毫米左右的變化,都可即時呈現,讓放射師與病人都能知道擺位是否正確,甚至自動修正病人擺位。

吳元宏以乳癌患者劉女士為例說明,切除手術後,需接受6周的放射線治療,擔心放療副作用,經評估後,採用「強度調控技術配合深吸氣閉氣」,拉開心臟與乳房的空間,避免心臟接受太多劑量,而增加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

吳元宏指出,在嚴密監測下,病患需符合正確的吸氣幅度時,才將放射線打入腫瘤靶區,未達到正確幅度需一再重試。監控儀器可將一般肉眼無法察覺的吸氣誤差值顯示在電腦螢幕上,工作人員清楚掌控每一次照射時的準確度,大幅降低副作用。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