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瘤壞死因子
-
「低頭族」下背疼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找麻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0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4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長期腹瀉別輕忽 當心慢性腸炎克隆氏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好發青少年與青壯年的克隆氏症,目前病因不明,醫學界認為,可能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免疫系統及遺傳因子有關,因為若這些因子的不平衡,則會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儘管克隆氏症就診率高,但因早期症狀不典型難以確診,常被當成大腸急躁症、腸胃炎等其他疾病,還有患者因長期血便,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藥物安挺樂通過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24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各個年齡層皆可能發生,但以女性居多,比例上又以40歲以上的婦女較高。病症大多發生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初期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症狀、關節暫無破壞性改變;中期開始出現輕度的軟骨破壞、鄰近肌肉萎縮,而關節尚未呈現畸形;到了晚期,關節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性或骨性的僵直,並伴隨廣泛的肌肉萎縮、關節嚴重變形,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
-
高壓氧治療 糖尿病足可免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奇美醫院高壓氧科主任牛柯琪指出,糖尿病高居先進國家10大死亡疾病之列,在台灣地區排名第5,這類長期糖尿病患因不正常的糖化蛋白質及大量脂肪酸,而引發全身性血管發炎,進而導致微血管動脈硬和周邊神經炎。因此,從頭到腳都可能有腦中風、冠狀動脈狹窄、眼底血管病變、腎功能衰竭與足部缺血性潰瘍等併發症。 -
反聖嬰今冬寒又長 類風濕性關節病友多注意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94 -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診斷 治療事半功倍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231 -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作 全身腫到醫師認不出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