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轉移
-
陽明交大研發AI腦瘤輔助偵測系統 已獲衛福部上市許可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389晚期肺癌患者腦轉移之後,大腦腫瘤可能多達20至30顆,治療起來相當棘手,陽明交大為此自行研發AI腦瘤輔助偵測系統,只需30秒就能精準判讀腦瘤位置,大幅提高放療精準度治療,日前正式取得衛福部上市許可,目前正於北榮、中榮及新光醫院等試運,希望健保早日納入給付。 -
急性肺栓塞沉默殺手 「超微創導管抽吸血栓」通肺動脈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6徐中和分析,吳女士有大片肺栓塞需打通,如果採傳統的靜脈注射溶栓藥,可能有高出血風險,而開胸取栓手術死亡率也極高,因此與吳女士討論後,徐主任改採新一代治療:以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也就是局部麻醉靜脈的方式,將導管直接置放在肺動脈,以超音波的能量配合溶栓藥物來震碎血栓,吳女士血栓清除率達9成以上,輔予血栓溶解劑治療,不僅減少出血風險,施打的溶栓藥物劑量約傳統治療的5分之1,腦出血的風險極低,相對安全的治療。 -
如果還有明天?癌友盼多元分攤藥費 及早使用救命新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3經過3年多研究,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多個病友團體參考英國CDF(Cancer Drugs Fund)癌症藥品基金,提出「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已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言書,希望在健保體制外,以額外財源支持癌症新藥的基金,照顧經濟弱勢病友。 -
全球首獲美FDA認證腦瘤AI圈選系統 判讀更快更精準!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01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葉坤輝指出,醫師在幫腦瘤患者執行手術及放療、電療之前,必須精準地圈選腦瘤的邊界,這關係著治療效果。如果圈的範圍太小,可能殘留癌組織,要是圈選範圍太大,則可能傷及正常腦部組織。 -
健保25年AI融入醫療 肺癌、胰臟癌、鼻咽癌電腦可揪出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50健保署於27日舉辦「健保25週年‧健保資料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署長李伯璋表示,配合智慧政府行動方案,健保署108年6月開放資料庫,外界透過產學合作方式提出申請。 -
突然出現類中風症狀 原來是乳癌腫瘤轉移至腦部
癌症新知 / 乳癌4233「轉移性腦瘤」是受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至腦部才長出的腫瘤。黃國烽醫師說明,癌症患者發生腦轉移的機率約15至30%,雖然每種癌症都有轉移至腦部的可能,但最常見為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等4種癌症。 -
腦瘤患者術後又遭逢肺癌腦轉移 標把新藥增加存活率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03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最新癌症報告發現,肺癌死亡率蟬聯第1位,平均每1小時3分15秒就有1人死於肺癌,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4,000人,且死亡人數亦高達9,000多人。 -
小細胞肺癌6成活不過1年 免疫療法開啟治療新契機
癌症新知 / 肺癌5249為何小細胞肺癌如此凶惡?李岡遠解釋,主因在於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擴散期,且有9成不適合手術。由於復發機率高,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速,明明腫瘤還很小卻已轉移出去,臨床顯示,近5成患者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