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脾臟
-
骨髓纖維化症狀要注意 長輩有這些情況非老化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029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科主任劉俊煌指出,骨髓纖維化屬於一種罕見的造血功能紊亂疾病,症狀不明顯,加上好發於年長者,常被延誤治療,少部分恐惡化成急性白血病,危及患者生命。 -
兒童騎車跌倒撞傷 竟致胰管損傷切除胰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4成大醫院小兒外科施俊偉醫師表示,腹部鈍傷占兒童外傷的10至15%,而兒童比成人更容易發生腹部外傷,其原因為兒童的軀幹相對緊實,前後直徑較小,因此遭遇外傷時可提供力道分散的區域較小;兒童內臟相對於軀幹的比例較大,尤其是肝臟及脾臟,往往會超過肋骨下緣;以及兒童脂肪、腹部肌肉相對比例較薄弱,較不足提供有力保護腹腔內器官的結構。 -
肝炎反覆發作恐致癌 醫界呼籲健保放寬治療限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簡榮南教授表示,國內B肝治療出現四大缺口,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健保給付期滿停藥,此時病人並非已經治癒,後續容易復發,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肝硬化、肝癌。
-
腹部腫硬如產婦 停經婦罹罕見骨髓纖維化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275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姚明醫師說明,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造血功能紊亂疾病,造血細胞沒有辦法在骨髓裡生長,只好轉移到脾臟及肝臟內造血,結果造成脾臟腫大,引起內臟壓迫症狀,嚴重者可惡化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
罕見骨髓纖維化 脾臟腫大如小冬瓜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50台北馬偕醫院血液暨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說明,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的造血功能紊亂疾病,骨髓纖維化後,造血細胞無法在骨髓裏生長,必須轉換到其他組織如脾臟及肝臟繼續造血任務,結果導致脾臟腫大,壓迫到內臟,嚴重者可能轉型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
牙齦及皮下出血 恐為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3住院後進一步做骨髓抽吸細胞學檢查,發現血小板母細胞--巨核細胞數目雖稍有增加,但其餘白血球及紅血球母細胞系列皆為正常,因此診斷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經輸注血小板、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注射,終於停止出血,復原出院。
-
全身泛紅斑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作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184雙和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淑惠指出,正常人的血小板數值約在13萬至40萬之間,一旦低於2萬以下,血液就會滲出血管,在全身上下出現紅點、斑塊或瘀青等出血症狀。 -
母親因腦中風辭世 阿基師天天量血壓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收治這兩名病患的羅東聖母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曾元登表示,高血壓患者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一般人高1.42倍,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可能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中風、脾動脈、周邊(肢體)動脈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