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脾氣
-
冬至養生前哨站! 中醫:暖冬平補就好、備孕者別過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73中醫師李和蓁建議,今年暖冬,民眾以平補即可,避免採用過於熱性的食材,而是選擇 食用豆類(如豆漿、豆腐)、山藥、蓮子、玉竹、杜仲等製成四神湯、杜仲烏骨雞湯或銀耳蓮子湯。至於有備孕、養卵的婦女,則可食用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杜仲茶、雞蛋、紅棗、枸杞等滋陰的食物。 -
王以路變溫柔拜助聽器所賜? 老公重拾聽力免再大小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43日前王以路帶著老公白少偉奔走,試了半年終於和老公共同選定新一代AI助聽器。戴上助聽器後的白少偉說,「和老婆上節目時,她不用再大聲吼叫我也能清楚聽得到,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我們感情升溫了」。王以路對於老公的改變也鬆一口氣,「前一陣子,節目現場可能會有人以為是我恰北北的大老婆,對老公講話大小聲。其實,是因為發現他聽力損失,我才會特別提高音量講給他聽,不然怕誤了錄影的溝通。現在他佩戴合適的助聽器,終於能讓我講話溫柔不費力,也不用再讓人誤會我脾氣差了」 -
秋冬交替時最好發! 自發性蕁麻疹發病關鍵在壓力堆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0540多歲劉小姐忙著工作、照顧家人,壓力沉重,年初大片皮膚冒出不明紅疹、發癢,原本以為食物過敏,但用藥後,常又復發,幾個月來,身心大受影響,脾氣暴躁,部分同事還因此離職。就醫後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
睡著不等於睡得好! 醫:改善血液循環助緩解焦慮失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55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
6旬婦1晚跑5次廁所 中醫治療服中藥搭三伏貼改善夜尿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82中醫在治療夜尿上,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會特別重視「溫度」,採取「溫通」、「溫化」的治療方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師黃瀞瑩指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整年陽氣最盛的日子,可以採用三伏貼在脾俞、腎俞等特定穴位。 -
心理健康亮紅燈是吡咯症作祟 體內B6不足恐影響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57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功醫檢測及臨床經驗中,許多身心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通常有一定比例伴隨隱吡咯或甲基化失衡的情況,而透過隱吡咯分析檢驗,可以確定是否存在隱吡咯失衡的「吡咯症」。 -
上班族腸胃老是鬧脾氣!現代人顧好腸胃 先吃對益生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83現代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且以外食居多,容易攝取高油、口味重鹹等,加上用餐後就趴著睡覺,使得不少民眾飽受胃脹氣、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之苦,而習慣服用胃藥已成為許多上班族的生活寫照。營養師劉宜洵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恐引發副作用,建議在專業醫師及營養師評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衛益生菌,平日就做好胃腸道健康的維護。 -
是地震後頭暈症候群還是眩暈症? 緩解暈眩中醫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945全台經歷403地震後,接連超過千次以上的餘震,讓民眾時不時會感覺到地板好像在搖晃?不少民眾這幾天都搞不清楚是幻覺,還是真的有地震。這些實際上沒有地震發生,卻讓人體會到仿若地震的搖晃感,進而產生地震的錯覺,稱為「地震後頭暈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