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鏡檢查
-
想知有無胃食道逆流 這台儀器為你解答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28許多研究顯示,細胞變化是生理變化的標記,受到胃酸「侵蝕」的細胞,電阻力會改變。內視鏡食道黏膜阻力測量是透過一支長軟管,前端部位裝置有氣球與微晶片,後段連接電腦。 -
她吃太快搞壞身體 胃食道逆流還「胃」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0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是指胃的內容物逆流到食道,典型的症狀是火燒心、嘔酸水,吞嚥時有異物感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若長期不理會,會造成食道糜爛,也可能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
食道持續異物感 3.6公分大魚刺惹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4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謝宇翔說明,院方首先為老先生進行喉纖維內視視鏡檢查,無異狀,但X光檢查發現在喉環狀軟骨後方的上食道有3公分的線型異物,當下安排胃鏡檢查。
-
直徑4公分膽結石 滾出膽囊竟卡在十二指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3新竹馬偕一般外科葉孟青表示,婦人屬於膽囊結石的罕見併發「布佛雷氏症候群 (Bouveret's Syndrome)」,透過手術取出十二指腸內的結石,術後復原良好,能夠正常進食,一周後康復返家。 -
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 居亞洲之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00國外文獻指出,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為15.6%,居亞洲之冠。聯安診所分析95年至104年健檢數據發現,逆流性食道炎患者10年內攀升近三成;分析102年至104年1萬5844位受檢者資料,平均每4人就有1人暴露於逆流性食道炎風險中。 -
他每天宵夜吃泡麵 考上大學罹晚期胃癌成天使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9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建議衛福部將幽門桿菌吹氣檢測列入成人健診項目中,5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潰瘍等高危險群可免費接受篩檢。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7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酸性水果原汁傷胃 天天喝小心喝出胃病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60一名40歲男性,因胃痛、胸悶、吐酸水就醫,胃鏡檢查發現有食道炎及胃潰瘍。詳細問診得知,為了保養身體,每天都有喝用鳳梨、奇異果、百香果等打出的水果原汁。另一名50歲女性,因胃痛、吐酸水就醫,平時無服用藥物,飲食正常、不喝酒吃辣,經胃鏡檢查發現有廣泛性糜爛性胃炎。後來得知,為求身體健康,看了網路文章後便每天飲用純檸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