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癌治療
-
晚期肺癌救命藥獲健保給付! 雙標靶治療有望穩定病況
癌症新知 / 肺癌6608肺癌腦轉移患者迎來健保新福音,今年3月起正式將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納入給付,給付條件包括「無法手術切除」、「腦轉移」、「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及「帶有EGFR Exon21 L858R活性化突變」等,整個用藥期間可省下破百萬元之藥費! -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癌症新知 / 肺癌13916隨著政府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有助於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臨床觀察早期肺癌儘管術後搭配輔助性化療,復發率仍相當高,所幸輔助性治療目前已進入到精準治療的年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內科主任、胸腔內科主任、肺癌團隊負責人涂智彥醫師表示,特別是這幾年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輔助,有機會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疾病復發率進而延長病患的存活率。 -
肺癌術後7成復發率 早期肺癌術前輔助免疫治療防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3396免疫治療擴大適用範圍至早期肺癌的輔助治療,使肺癌治療再添生力軍,完備各期別癌友的治療選擇。 -
司機易喘疲倦怕影響行車就醫 竟罹肺腺癌併心包膜積水
癌症新知 / 肺癌39781名56歲高姓小黃司機,本身從16歲開始抽菸,工作後開始煙癮越來越大,每天要抽3至4包,只是近半年來他每次開車不到半個小時,就會感到疲倦易累,甚至呼吸困難、易喘,就醫後竟罹患肺腺癌末期,且還合併心包膜積水。 -
減輕癌友經濟負擔 團體請願設立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49癌症對國人危害日益加劇,癌症家屬需要賣房籌錢,彷彿回到健保還沒上路前的時代。副總統賴清德在20年前推動癌症防治法,協助不少病友。未來,「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有望幫助更多病友。 -
肺癌中西醫合併治療 中醫改善肺癌治療副作用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5045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居高不下,108年癌症增加數以肺癌位居第1,而肺癌病人大多數是男性,患者年齡大多在 50歲以上。西醫的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等治療,難免會都有副作用,若可配合中醫來緩解肺癌症狀,降低化療、放療的副作用,調理體質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可提高修復速度。 -
腰部異常疼痛幾乎走不動 就醫檢查出肺癌腫瘤轉移脊椎
癌症新知 / 肺癌3756李漢忠指出,脊椎腫瘤可分原發性和轉移性兩類,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來源包括肺癌、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轉移到脊椎的機率都很高。腫瘤除了會造成疼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會出現類似椎間盤的症狀,甚至下肢肌力減退,嚴重者也可能癱瘓。 -
1次揪出肺癌突變基因! 次世代基因定序提升肺癌預後
癌症新知 / 肺癌2870今日肺癌治療已邁入精準治療世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為了傳遞「肺癌治療的多元性」與「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重要性」,特別與台灣諾華合作,舉辦罕見肺癌展覽,期盼透過活潑的插圖與動畫,提升民眾病識感,避免患者確診肺癌後消極面對,更期盼能帶給患者治療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