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肢體無力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12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下背痛到直不起來! 醫曝腰薦椎退化5大治療、9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43大家都知道皮膚系統在退化過程中會有毛髮變白、皮膚鬆弛等現象,影響大多是容貌,而腰薦椎體結構性變化則會造成功能性的影響,主要是被包覆在腰薦椎體內的神經血管組織因結構性變化,如黃韌帶肥厚、骨關節肥厚,受壓產生各種症狀。在感覺部分會有下背疼痛、肢體疼痛、或是痠緊、僵直等不適感;在運動部分,則是腰部下背或受壓部位肢體無力。 -
惡性腦瘤治療新希望 類病毒奈米載體有望改善治療困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070惡性腦瘤治療出現新武器!長庚醫院攜手成大醫工跨領域合作,成功開發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可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動物實驗顯示能延長腦瘤小鼠2倍的存活期,治療效果顯著。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6月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頂尖期刊,創新概念更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並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未來極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有望克服現腦瘤治療的困境。 -
寒流來襲腦中風病患湧入急診! 新藥突破爭取黃金救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13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部副部長張谷州日前提出數據證實,治療中風時單獨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及併用養腦散(BNG-1)的Aspirin使用病患,治療組療效指標達成率達56.1%,對照組則有23.8%的明顯差距,將有助為患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
腸病毒威脅不分季節 病童高燒超過39度、皮膚長滿紅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79腸病毒威脅1年4季都會有,常見於10歲以下孩童,但其他年齡層甚至成人也有感染風險。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蘇軏說明,腸病毒病例數以往大多是在3、4月時升溫,5、6月達到高峰後慢慢下降,直到9月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尤其去年11月時曾出現重症病例,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
小中風大徵兆!症狀緩解仍存風險 積極就醫防疾病發作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451短暫性腦缺血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抽菸等。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 -
被蜂螫嚴重恐休克! 過敏性休克症狀與自救方法全解析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694據新北市消防局統計,蜂螫事件多發生在金山、三芝、烏來、瑞芳和深坑等地的山區步道,其中又以瑞芳山區較多,如八分寮登山步道、三貂嶺步道、幼坑瀑布步道、大粗坑步道等。近期新北市蜂螫事件頻傳,已有多名登山的民眾,遭到虎頭蜂等帶有毒液的蜂類螫傷,甚至造成過敏性休克,最後搶救不治。究竟在過敏性休克症狀有哪些?除了遭蜂螫,還有哪些原因會造成過敏性休克?又該提前做哪些準備,才能在過敏性休克發生當下自救呢? -
93歲嬤見鄰居「口歪眼斜」 機警通知把握黃金時間救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03光田醫院腦中風醫療團隊提醒,秋冬氣溫變化血管易收縮,是腦中風好發季節,不分老少請一定要牢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若無法完成任1動作,即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