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臟移植
-
救人救己 器捐家屬獲提前移植台灣第一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16接受肝臟移植的黃姓器捐家屬是家中的長兄,10多年前弟弟過世時,父母都已年邁,為了讓弟弟能救人,就由哥哥代表作了器捐的決定,後來哥哥自己肝臟開始衰竭,深刻體會到器官等候者的痛苦與無奈。
-
嬰兒腹脹腹痛 有可能罹患肝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66陳克琦主任解釋,血管瘤是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腫塊,嚴重者會有血小板下降、凝血、貧血與心臟衰竭等問題。個案中的男嬰,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其肝臟血管瘤約為4.8公分,因無前述嚴重的血液併發症,故先以藥物治療。但因服藥效果不彰,喝奶量大減,為不影響幼兒成長發育,經評估後,進行肝腫瘤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
三人活體連鎖換肝手術 成功挽救兩條生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11臺北榮總外科部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醫師指出,60歲的陳先生於2012年1月小腿無力及麻木,症狀日益嚴重,神經內科診斷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肝臟代謝嚴重異常。經詳細評估,排除陳家兒子罹患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可能,可捐活肝救父。 -
心臟移植3年存活率 成大醫院奪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29健保署專門委員蔡文全表示,為挽救重要器官衰竭病患生命,並提升國內器官移植醫療水準,全民健保於1995年開辦初期,就已將腎臟及心臟移植納入健保給付,至1998年7月,肝臟與肺臟移植也陸續納入。 -
醫界台灣之光 肝膽胰微創手術領先國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21亞東醫院於21日的研討會,結合大會和「第二屆亞東微創論壇-肝膽胰微創手術」,邀請各國專家發表13場專題演講,將最新技術分享給與會學者。此外,主題特別訂定為「肝膽胰手術」,目的為了使國內外了解,如同肝膽胰腫瘤的微創切除、達文西手臂手術,以及微創捐肝、肝移植手術等,國內醫師在這些領域領先國際。
-
高雄長庚第1000例! 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01陳進義的大哥因肝癌破裂出血,先在台北榮總接受肝右葉切除手術,後因多次復發,再接受射頻燒灼及栓塞治療。最後於民國102年5月8日由兒子捐肝,同樣在高雄長庚接受活體肝臟移植。
-
解救肝硬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新發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03由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施壽全與眼科資深主治醫師曹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胜肽中,PEDF 34型短胜肽可抑制肝臟星狀細胞活化,不僅能減少肝纖維化,還可減緩肝硬化;PEDF 44型短胜肽則能直接刺激肝臟幹細胞增殖,幫助肝臟自行修復。這項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病理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並獲得美國專利。
-
亞洲首例! 台大機器手臂成功活體捐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52台大醫院外科部醫師吳耀銘表示,接受換肝的患者是50歲吳先生,患有多囊性肝合併肝衰竭,並產生大量腹水,以致腹圍撐大到118公分、如同孕婦,肚臍還凸出垂在肚前,所幸22歲的兒子及時捐出自己60%、800公克的右肝組織,才得以順利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