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退化
-
聽力下降恐致失智!早期介入治療 把握認知黃金逆轉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97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1。聽覺是與人互動的重要能力,當長者因聽力退化而逐漸無法順利與人溝通互動時,除了會產生落寞、封閉的老人憂鬱症狀外,因大腦神經用進廢退的特性,若是平日接收不到刺激,主管聽力及記憶認知的顳葉部位就容易萎縮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
「高齡社會」來了! 長者功能評估6大指標護銀髮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2我國於今(2022)年1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6.9%,這代表銀髮族越來越多,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國健署提出「評估長者功能6大指標」長者可以自行勾選答案,晚輩已可協助作答,如有異常,建議就醫並接受檢查。 -
從聽力退化到戴上助聽器花7年 長輩不願配戴恐釀失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39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力博宏表示,助聽器是幫助聽力損失者改善聽力問題的醫療器材,透過放大聲音,彌補受損的聽力,不過,配戴助聽器後,需一段時間適應,必須定期回診,檢查聽力來修正儀器的參數。 -
全台4分之1人罹患胃食道逆流 當中合併耳鳴不在少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41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 -
聽音樂大聲才HIGH? 專家:聽力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90童寶娟表示,聽力是大腦與外界連結重要橋樑,例如車輛接近時,如果眼睛沒看到,耳朵也沒聽到,就不知道危險正在靠近,年長者由於各項感官功能慢慢退化,聽力也會漸漸衰退,講電話與看電視都越來越大聲,與他人對談時可能因聽不清楚,自己講話也越來越大聲,都是聽力退化徵兆,最好到醫院接受檢查。 -
重聽不改善恐失去語言能力 但挑錯助聽器比不戴還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1黃韻誠醫師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10位就有1到4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一般而言,可聽到25以內分貝者屬正常聽力範圍,此範圍外可分成25至40分貝的輕度聽力障礙、40至55分貝的中度聽力障礙、55至70分貝的中重度聽力障礙、70至90分貝的重度聽力障礙、90分貝以上則為極重度聽力障礙。 -
聽力退化成高齡社會隱憂 專家:助聽器是必要安全輔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13奇美醫學中心1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與年齡呈正相關。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也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 -
耳鳴不就醫亂吃保健品 可能無法改善反而加重病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06耳鳴成因眾多,除了聽覺通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如外耳道堵塞、游泳嗆水或擤鼻涕不當導致的中耳炎、內耳損傷、聽覺神經受損和病毒感染等「耳源性成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過勞、緊張、抑鬱、焦慮、用腦過度和抽菸酗酒等「非耳源性原因」皆可能導致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