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人口
-
服用鎮靜安眠藥有但書 擅自增減停藥是大忌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5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李俊達指出,鎮靜安眠藥主要有4大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幫助入睡安眠、肌肉鬆弛、緩解痙攣。不同鎮靜安眠藥在這4類作用的效用強弱不一,使用後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
網路觀測長照議題 僅「醫療照顧」討論較廣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7台灣雲端社群觀測平台《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就以失能長照為觀測主題,探究網路上的傳播聲量及討論內容。在網路上提到年長者的照顧討論中,老年人的「服務項目」成為最多人在意的話題,除了政府支援的服務外,也包含許多民間組織如:紅十字會、弘道老人基金會等的自發性公益活動、商業活動中提供給銀髮族的優惠,該議題亦是好感度最高的議題。 -
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8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
脊椎骨釘植入若有偏差 恐造成不可逆傷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56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4%,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退化性脊椎疾病已是不可忽略的健康問題之一,過去骨釘植入多半都是藉由2D影像輔助,對於病人解剖結構較難完整分析,尤其高位頸椎結構的變異性高,若植入骨釘時產生誤差偏移,就有可能造成神經、血管受傷而導致不可逆的影響,包括肢體癱瘓、呼吸衰竭或大小便失禁等憾事。 -
全台邁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所轉型銀髮族健身房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79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1年起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截至今年8月共有469家機構通過認證,其中216家為衛生所,通過認證的衛生所占所有衛生所58%。署長王英偉預估107年底全國將超過70%衛生所通過認證,108年底全國衛生所全部會通過認證,依各地區特色,發展出屬於自己地區的高齡友善機構 -
輔具擬列入醫療器材 民間團體批食藥署擾民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84阿嬤上菜市場時,使用雨傘拐杖,除了協助步行,還可用來躲雨遮陽,相當方便,不過,在立法院《醫療器材管理法》草案中,以安全為由,認為所有輔具都應該列入醫療器材,嚴加管理,一旦該法案上路,就連菜籃車也成為醫療器材,民間團體痛批,這根本就是擾民。 -
老年人最怕吃錯藥 高齡醫學照護來把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2285歲張爺爺多年來罹患三高疾病,加上攝護腺肥大,因此,從起床開始,到3餐飯後、睡前,算算一天得吃上40、50顆藥丸,也因為種類太多,經常吃錯藥,最近1至2年,他總覺得暈沈,日前就診時,從包包裡拿出許多藥袋,問著醫師,「有必要吃這麼多藥嗎?」 -
延緩失智症惡化 專家建議「記憶保養班」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517台灣老年人口眾多,失智症患者盛行率也逐年增加,如何延緩失智長者症狀惡化速度,成為不少人關心的焦點。專家指出運動、園藝、音樂、繪畫等非藥物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程度,維持身體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