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化現象
-
失智症不只是記憶變差 還伴隨這些能力的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5面對高齡化的社會,失智人口也隨之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每100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而且隨著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 -
長期聽損莫大意 研究:失智風險高4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89一般認為老年聽損是不可逆的,且並非年老時才突然發生,常因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以致感音功能變差。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內毛細胞負責感知聲音與解析,但神經毛細胞過度受損而失去的聽力便無法再復原,進而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影響社交能力與情緒低落,最後恐釀成失智症。研究指出,年長聽損者的失智比例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且智力衰退幅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成正比。李宏信醫師說,人從45歲開始就會漸漸出現輕度聽力受損。 -
牙齒長照要做好 養「牙」防老健康呷百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67衛生福利部今年特別規劃「口腔健康整合行銷宣導計畫」,針對兒童與成年人倡導牙齒長照,以及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期望透過落實全台在地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宣導並借鏡日本8020運動,讓民眾了解在80歲時,還能擁有20顆以上自然牙齒的重要性。 -
高齡攝護腺肥大 多波光雷射治療安全有保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13攝護腺肥大是男性正常的老化現象,約50歲後開始出現,在70至80歲達到高峰。如有家族遺傳、長期高油脂高蛋白質飲食,或有荷爾蒙濃度偏高的體質者,攝護腺肥大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快。雲林基督教醫院泌尿科主任吳盛川醫師表示,攝護腺位於男性膀胱外,圍繞著尿道,隨年齡增長或男性荷爾蒙的刺激,體積會逐漸擴大而壓迫尿道。常見症狀包括尿流分叉中斷、無法一次尿乾淨、頻尿、半夜得起床小便好幾次、小便時需要站一下才尿得出來,嚴重者甚至無法忍尿。 -
腎性貧血非老化現象 置之不理恐危及生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46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說明,張阿嬤腎臟功能萎縮情況嚴重,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是3.1mg/dL,血紅素只有8.9g/dL,低於標準值12g/dL。經由「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療3個月,提高造血能力後,血紅素上升到接近標準值的11.6g/dL,肌酸酐濃度也降到2.7mg/dL。讓阿嬤精神變好,身體症狀和生活品質都獲得明顯改善。 -
老年憂鬱莫輕忽 碎念不安是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24董氏基金會與信義公益基金會合作推廣老年憂鬱防治,發表台灣首部老年憂鬱防治短片「生日不快樂」,讓民眾了解老年憂鬱症的重要以及目前的現況,提醒民眾關懷身邊長者,別輕忽老年憂鬱症。 -
眼窩凹陷別急著填脂 應先檢測提眼肌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7336陳鴻英醫師表示,提眼肌無力的症狀為眼窩凹陷、雙眼皮變寬、變多層,看起來睡眼惺忪、眼皮沈重,且蓋住部分眼球,就是所謂的「加菲貓眼」。此外,眼窩凹陷也會因為先天性遺傳、過度疲勞和年齡增長的脂肪萎縮,過度節食、吃素等營養不良問題而使臉頰、淚溝、眼窩等部位出現凹陷。 -
手搖杯幾分糖? 掌握3分糖原則健康無負擔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713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姜至剛醫師說明,游離糖就是由人工添加到飲料或食物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天然糖類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