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罹癌風險
-
避免大腸癌奪命!民眾把握公費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腸癌9637國健署癌篩資料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透過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痛、排便不順或出血等症狀,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 -
大豆異黃酮植物性雌激素護心血管 女人吃了還有這好處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905大豆異黃酮對許多停經前的婦女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營養成分。異黃酮素為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因為異黃酮素在大豆中含量最為豐富,因此又被稱為大豆異黃酮。除了訪人體雌激素構造,可以產生節抗效果,學者也認為大豆異黃酮有減少低密度膽固醇與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進而預防動脈硬化或冠狀動脈相關疾病。 -
口服避孕藥主要為避孕用途 仿單外使用竟能治療痘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927大部分女性都服用過避孕藥,但坊間對避孕藥常有錯誤迷思,例如,吃避孕藥可治療痘痘,改善經期不順,甚至具有豐胸效果。婦科權威教授鄭丞傑表示,口服避孕藥確實可以豐胸,但效果有限,約為半個罩杯,且停藥後就會打回原形,回到原來模樣。 -
每31分鐘就有1人罹腸癌 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及早揪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2340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國健署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在防治上較為艱困的原因是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國健署提醒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前往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找出藏在大腸中的息肉,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
美國總統拜登驚傳罹癌 醫師:黑痣大小出現變化是警訊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283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傳出罹患基底細胞癌,病灶就長在胸前。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這種癌症與紫外線有關,提醒民眾如果長期在戶外工作或運動,務必做好防曬,戴上帽子,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
大自然的力量? 美研究:從事園藝活動可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18很難聯想到簡單的園藝活動,竟然可以幫助降低罹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子刊《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的1項研究報告顯示,園藝活動在成年人身上能有正面效益。 -
WHO定義:超過攝氏X度的熱飲 恐成為食道癌致癌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350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需提高警覺,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 吃口香糖能降低蛀牙發生率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65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嗎?近期因各國封城與戴口罩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下降許多。醫師提醒,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牙周疾病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率存在著雙向關係,建議民眾3至6個月應定期檢查,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