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罹癌風險
-
黑心豬油讓人憂 水煮自製豬油正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34民眾常以為豬油、牛油、雞油、奶油等動物性油脂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不敢多吃。開業醫師鄧雲立表示,事實上,最壞的油是部分目前市售植物性油,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穩定性不佳易氧化,一旦烹調方法錯誤,容易產生有毒物質。 -
染菜花病毒潛伏期長 中醫從根本內外兼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21菜花俗稱「病毒疣」或「尖頭濕疣」,生長的部位,一般男性患者大多長在冠狀溝、生殖道、會陰部及肛門,而女性則好發在生殖道、陰道內外、尿道口,但傳染力強的菜花,有可能感染到任何能接觸到性器官的部位,如嘴角、口腔或如病例中的手部,都有可能發生。 -
輕忽健康 8成C肝患者不知自身染肝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29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於10月3至5日期間,舉辦台灣消化系醫學週,活動將邀集超過30國外知名學者,及國內2000多位醫師學者共同參與,探討肝病篩檢及治療等最新研究及新知。 -
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 B肝患者罹癌多三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50據統計,國內約有70萬名B肝患者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始能有效降低肝癌復發率,但礙於患者需先做肝穿刺,證實肝組織B型肝炎核心抗原陽性,才可接受健保給付治療,許多患者因此裹足不前,無法受惠。
-
預防四癌有撇步 健康照護自我把關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099癌症蟬聯31年國人十大死因之榜首,其中政府根據國人常罹患的四大癌症,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進行全國性的篩檢。邱仲峯醫師指出,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30歲以上婦女應每3年1次抹片檢查,而固定單一性伴侶、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等,都是保護自己最好的做法。 -
抗雌激素療法 子宮頸癌復發患者新契機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81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醫師表示,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國外動物實驗發現,子宮頸癌的成因除了一般熟知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之外,長期接受雌激素刺激,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
癌症時鐘快轉! 5分40秒一人罹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568根據資料顯示,2011年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排名順序與2010年相同。
-
年過50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 可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145由於大腸直腸癌和很多癌症一樣,早期幾乎都沒有症狀,等到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往往已經是晚期癌症(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症)。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大腸直腸癌防治的最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