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
-
腦中風分2大類尤以這型發生率高 專家:預防首重1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30腦中風突然發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有症狀,也難以預先察覺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大腦因為局部血流障礙,發生急性局部功能喪失,可分為腦血管阻塞導致腦細胞缺血的缺血性中風,以及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的出血性中風兩大類型,一般來說,阻塞型的缺血性中風發生機率又高於出血性中風。 -
冬天長者血循差雙腳冰冷走路痛 急性「腳中風」恐截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88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
喝酒傷骨頭!男子髖關節病變難走路 竟和長期應酬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0856歲林先生年輕時因工作需要,經常喝酒應酬,但最近幾年,走路時骨盆腔疼痛,宛如螃蟹過街,就醫檢查,左側髖骨「蛀掉了」,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腦中風辨別有方法!遵守FAST口訣 把握黃金3小時救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78現在缺血性腦中風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而已。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 -
溫差大小心腦中風!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把握黃金3小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40程建中醫師提醒,腦中風治療是有時間限制的,急診上真的可以在3小時內抵達的患者只有5%,且這些人抵達後往往也只剩20分鐘可讓醫師搶救。主要因大部分人自認為症狀是沒有睡好造成,休息就會好;或是剛好由看護照顧,家人不在身旁陪伴。但其實遵照「FAST」口訣,發現身體不對勁且符合症狀,即使判斷錯誤也沒關係,應立即送醫,避免遺憾發生。 -
2022全齡護齒園遊會 專家提醒各年齡層口腔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1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蕭仰嶔指出,口腔健康不僅影響咀嚼、營養、說話、社交,更可說是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石。過去已知牙周病患者相對於口腔健康者比較容易引起心內膜炎或心肌炎,增加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骨質疏鬆的罹病風險,且與糖尿病更是互相影響。 -
心律不整以心室頻脈致命性最高 1新療法有望降低復發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12「心室頻脈」聽來陌生,但這是導致猝死、心律不整的主因,儘管患者可透過藥物、電燒與植入去顫器來治療,但復發率仍高達5成,效果有限,亞東醫院研發最新「立體放射手術」,以低劑量放射手術結合3D立體堆疊技術,順利治療心室頻脈患者,目前該病人術後至今1年半症狀未再發作。 -
打Novavax爆第3死!9旬婦接種後 發生症狀到院前不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4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4)日新增19例疫苗接種不良事件,9例嚴重個案中,有4例死亡。死亡個案的其中1人為93歲女性,於7月29日接種第1劑,返家後在7月31日陸續出現心臟不適,呼吸喘,送到急診室前休克死亡,打疫苗至死亡僅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