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
-
切除蛋蛋太傷「心」 恐增心肌梗塞與中風機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702林口長庚副院長、泌尿科主治醫師馮思中指出,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為荷爾蒙去勢療法,可區分為兩大類,包含了藥物去勢或是手術去勢,前者接受度較高,超過八成,後者則因切除睪丸,僅一、兩成患者選擇傳統手術。
-
抗凝血藥物別亂吃 交互作用恐釀大出血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04據統計,目前台灣心房顫動患者超過40萬人,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心房顫動盛行率將會越來越高,因此中風病例也將隨之增加,如何提高抗凝血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成為醫界關注的焦點。
-
不良飲食習慣恐短命 改進「餐盤」延長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70根據研究顯示,因缺血性心臟病等相關因素而病逝的人口有948萬人;因糖尿病而病逝的有143萬人;因吸菸而死亡的也有710萬人;而因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相關因素死亡的比例,則是占了全球總死亡人口數的18.8%,也就是說,每5個死亡人口中,就有1個人是因為飲食習慣不佳而過世。
-
心房顫動易引發中風 醫師:新藥副作用較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1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指的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此時少數患者會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而大部分患者則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
-
通血路不能等 動脈取栓術成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21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有將近1.2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其中絕大部分為動脈血栓阻塞血管,導致缺血性腦中風,而腦中風也是造成殘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
放療前先護牙 頭頸癌骨壞死風險降4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349周先生的一位朋友也是口腔癌患者,之前因為接受放射治療,而出現口乾及味覺改變等症狀,還因黏膜潰瘍疼痛不已,變得不愛刷牙,導致滿口嚴重蛀牙甚至牙齒搖搖欲墜。幾個月後因嚴重口臭就醫,卻被診斷罹患了下顎骨放射性骨壞死,經藥物治療無效後,又進行多次清創手術刮除壞死的骨頭組織,導致臉部外觀嚴重變形,完全失去咀嚼能力,只能靠鼻胃管灌食。 -
心房顫動患者緊急開刀 抗凝藥反轉劑挽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8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上5倍,死亡風險則多上2倍。這是因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時,易形成血栓,血栓剝落會順著血流達到腦部,便會造成阻塞,引發缺血性腦中風。據統計,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引起。 -
減肥改喝代糖飲料 反增中風及失智症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22不要為了減肥不吃蔗糖,而改成熱量較低的代糖,這樣對健康不但沒有益處,反而還增加了中風風險,攝取代糖不一定能幫助降低體重,卻會增加中風和失智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