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缺血性
-
細胞療法鬆綁 再生醫療條例促生技產業發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16細胞療法鬆綁最快在8月上路,接下來再生醫療條例,目標10月前提報行政院,對加速產業發展,具指標意義。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日前得到花蓮慈濟醫院授權,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並與台灣醣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共組三方「免疫細胞CAR-T開發」同盟,以醣聯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共同縮短開發期程。在耕耘臍帶血、幹細胞儲存業務已久的尖端醫(4186)可望加足馬力卡位。 -
一早起床伸手不見5指 原來視神經中風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7165歲的劉先生一早起床,發現左眼變得非常模糊,但因眼睛沒有其他異狀,拖了5天才就醫。病患當時兩眼的視力分別是左眼0.1、右眼0.6,眼底檢查顯示病人左眼的視神經盤腫脹合併出血,確診為「非動脈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俗稱「視神經中風」。 -
每天吃一顆蛋 可遠離心臟病發風險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907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或追求健康的人士,因害怕體內膽固醇增加,通常都會節制吃蛋。但「美國2015至2020年最新飲食指南」報導,已經取消了每日攝取膽固醇的上限,並說明體內的膽固醇約有8成是身體自行製造出來的,只有2成來自食物。現在中國和英國的研究也表示,每天1顆蛋,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機率,研究 -
年輕人耳鳴 老年缺血性腦中風機率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10耳鳴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發生耳鳴症狀更應提高警覺!國內一項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從2000年到2010年,追蹤年齡介於20至45歲的男女,分析發現有耳鳴的人罹患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耳鳴的1.66倍。其中20至30歲的耳鳴患者,未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4倍;30至40歲耳鳴者 -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844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 -
腦中風嚴重恐癱瘓 日式針灸輔助找回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662入冬以來日夜溫差變大,有心血管病史的民眾應慎防突發性腦中風的發生。而腦中風常見的後遺症有手腳無力或顏面偏癱,嚴重甚至會單側肢體癱瘓。高資承中醫師表示,腦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以及腦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兩種,後者發生率佔多數,通常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或肥胖、膽固醇過高者,較容易引發中風。 -
末期心衰竭非絕症 器官移植成功換心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91為鼓勵器捐大愛行為,衛生福利部2014年訂定《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捐贈器官者若有三等親以內的血親或配偶等待器官移植,移植排序將可提前,優先獲得其他捐贈者捐出的器官。 -
腦中風前兆勿輕忽 掌握「臨微不亂」口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62據統計,台灣每17分鐘就有一人發生腦中風,每44分鐘有一名患者死亡,每年奪走超過一萬人性命。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北榮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輕忽腦中風徵兆、延誤送醫時間,常是影響治療成效、甚至導致死亡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