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7584
【NOW健康 吳孟瑤/台北報導】
最新飲食指南示意圖
▲最新飲食指南修正重點,在於將全穀根莖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且不再強調乳製品要選低脂或脫脂。(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圖/健康傳媒製作)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

根據國健署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我國19到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高達99.8%,堅果種子不足1份的為91%,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為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亦為86%。

另外,以每日需求熱量2000大卡之6大類飲食建議量估算,我國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有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有39%,顯示國人在攝取6大類食物有極高的比例未達到均衡飲食。

國健署指出,「均衡飲食」為維持健康的基礎,指每日由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且足量的各種營養素,且吃入與消耗的熱量達到平衡。而「6大類」食物則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

飲食不均衡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素缺乏、過多或不均衡而導致體重過輕、過重、肥胖、慢性病等健康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造成全球約14%胃腸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及9%中風死亡,而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預防如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此外,今年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也有以下幾點修正:

一、「全穀根莖類」改為「全榖雜糧類」:改用「雜糧」名稱取代「根莖」,讓大眾對於「全榖雜糧類」能有更廣泛的認知,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

二、「豆魚肉蛋類」改為「豆魚蛋肉類」:為避免吃入不利健康的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選擇蛋白質食物時應有其優先順序,原該類別為「豆魚肉蛋類」,但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故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修正為「豆魚蛋肉類」。

三、「低脂乳品類」改為「乳品類」: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減少脂肪攝取之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攝取全脂乳品,並不會進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其實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