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繪本
-
丟掉4大親子共讀迷思 用愛說故事:從0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大環境中形形色色電子娛樂如電腦、電玩、手機等,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因此,鼓勵父母應盡早進行親子共讀,不僅對孩子健康有所幫助,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
「親子共讀」尊重孩子觀點 有助延伸閱讀思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37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秘書長李苑芳建議,家長為孩子唸故事前,不妨到圖書館借閱經典的圖畫書,先讀熟繪本的內容。這麼一來,會更清楚知道哪些情節,該配合使用哪些語調,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在故事中。父母可以使用生動的聲音、表情增添樂趣,故事劇情出現轉折時,也能將聲音速度放慢、或者壓低音量,以製造懸疑的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 -
侯佩岑道婚姻冒險卻值得 有孩子每天都幸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528孩子是顆「種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及天賦,各自會長成不同的種類、不同樣貌的「植物」,身為家長要用「有機」方式,耐心陪伴孩子長大:就像有機農場需要靜靜等待3年成熟期,孩子也需要時間等候成長,必須觀察最適合孩子的「培育方式」,在最適當的時機給予「天然養分」幫助他們,不要用「化學農藥」、「基因改造」過度干預成長,這也是侯佩岑在育兒過程中歸納出的「有機教養哲學」。 -
心中有愛無障礙 透過童書讓孩子學會同理心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09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致力推動共融遊戲場,理事長周淑菁表示,共融遊戲場就是讓障礙兒童也能一起玩,不只是在旁邊觀賞,從遊具設施的尺寸到周邊的環境都要納入考量,平等使用的空間,是友善城市的起點,孩童與家人在遊玩的互動中產生互助;由玩的角度出發,自然認識多元的障礙者與環境,建立同理心。 -
親子共讀18歲前都可行 選書眉角報你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77不若0至3歲的寶寶圖書可多著重在生活自理與認知學習,3歲後再選擇字彙量與情境描述較多的繪本,提供孩子更多關於因果關係與邏輯思考的機會,促進他們統整分析的能力,同時強化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根據研究,家庭日常對話的範疇與字彙量較局限,但若能透過共讀繪本,將可創造出更多的對話量與字彙量,及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 -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 幼兒性教育4大疑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15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 -
出生開始學教養 多聽音樂培養寶寶學習能力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304「音樂」伴隨著許多人一起生活,無時無刻都圍繞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早上起床聽首輕快的音樂、動一動身體,可以讓人充滿活力;工作煩悶時,聽音樂休息一下,有助於舒壓與提振精神;經過忙碌的一天回到家後,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放鬆心情,紓解整天的疲累。 -
乳牙照護知多少? 專業兒童牙醫師為爸媽解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536上一輩的人,常常認為將來還會長出恆齒,對乳牙的健康並不是很在意,但隨著知識普及,對於兒童生長了解,我們知道乳牙的狀況不好,除了會影響恆齒的生長,更會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還有在學校的學習。健康傳媒特別蒐羅父母對乳牙照護的問題,邀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謝承祐來為爸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