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嚼慢嚥
-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88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不外乎胃繞道、縮胃,還有胃夾手術等,不同的減重手術各有其利弊。台中大里仁愛醫院顧問醫師趙世晃說明,胃夾手術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把「胃夾」夾在食道下方與胃壺部上方後固定住,液體食物可流過去,固體食物必須細嚼慢嚥,才能通過僅僅1公分的管徑進入大胃囊。換言之,在不破壞胃部原有結構下,可延緩食物進入胃,並拉長胃排空的時間,製造飽足感,以達到減少攝取熱量的目的。減重成功後若有必要可將胃夾取出,就能恢復胃部的原有模樣。
-
糯米吃太多腸胃「堵堵」 中醫消食藥膳健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0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群表示,其實包粽子所用的糯米本身並不會傷害脾胃,只是糯米所含的澱粉較難消化,若短時間內吃得太多,便會影響胃的蠕動,造成俗稱的「沉胃」感,加上鮮肉粽、豆沙粽等都含有較多量的油脂,同屬消化較慢的食材,更加妨礙脾胃正常運作。 -
咀嚼食物久一點 強化免疫健康UP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62英國Manchester大學的研究發現,人類咀嚼食物的這個動作,會刺激人體口腔中Th17免疫細胞的運作,Th17這種免疫細胞可以保護人體避免受到細菌的感染,是很重要的一種免疫細胞,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所以,不只是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營養對健康有幫助,就連吃東西的這個動作,也對健康有影響。 -
張口睡覺頻打鼾 慎防阻塞性呼吸中止症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60打鼾成因主要與呼吸習慣相關,且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一旦開始不經意的用口呼吸,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會不知不覺發生。維藝美學牙醫診所黃奇卿醫師表示,用口呼吸時,口腔肌肉會呈鬆弛無力狀態,會使舌根下沉而影響呼吸道順暢,除了會鼾聲如雷,嚴重者甚至會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6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冬至吃湯圓怕胖? 聰明巧搭減份量體重不失控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459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國人冬至有吃湯圓的傳統習俗,象徵著闔家團圓、凡事圓滿,但湯圓熱量不低,4顆包餡大湯圓或20顆包餡小湯圓的熱量就相當1碗飯,追求吃的補不如吃的巧。
-
唾液分泌要正常 口腔健康有保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5國健署調查發現,國人蛀牙率直逼九成,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9.2%,除了正確刷牙之外,因外食人口眾多,口腔保健需要更多即時救援,透過幾個方法讓唾液分泌正常,促進口腔健康。
-
小孩大舌頭矯正發音? 口呼吸影響咬字準度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810維藝美學牙醫診所潘建廷醫師指出,造成患者口呼吸的原因比較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是嬰兒時在食物轉換期未做好口顎肌肉功能訓練所造成的咀嚼力不足與口唇無力,因此嘴巴無法自然閉上,患者習慣性的用口來呼吸。另一種情況則是鼻塞鼻子不通,只好用口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