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糖漿
-
感冒咳嗽怕吃藥有副作用? 也許可以嘗試吃1匙蜂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45從審查研究中發現,比起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糖漿、感冒藥和抗過敏藥以及止痛藥等),以蜂蜜治療的患者更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專家說,儘管蜂蜜可能無法讓感冒症狀消失,但嘗試一下是可行的。 -
偏頭痛患者女多於男3倍 1周4次小心惡化成慢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6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疾病」,除了頭痛,通常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害怕特殊氣味,一發作從數小時到幾天不等,嚴重時,需臥床休息,影響工作或生活,長期下來還可能惡化為慢性偏頭痛。
-
防抖動手套問世 助帕金森氏患者取回手部控制權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774原發性顫抖症和帕金森氏症都會導致患者肌肉發生非自主的節律性顫抖。這位住在英國的老婦人懷浩斯,5年前被診斷出患有原發性顫抖症,震顫不停的雙手讓她連舉杯喝水已經顯得吃力,更別說塗指甲油或是剪指甲,生活上許多大小事都無法獨力完成。 -
告別甜蜜飲食 跟脂肪肝分手說掰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36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劉馥萱表示,人體透過肝臟來代謝果糖,過程中會產生「腺嘌呤」,也稱為普林,最後才代謝為尿酸,因此,攝取過多精緻糖會讓身體尿酸過高。研究也證實,尿酸高容易促進炎症、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飲食中攝取大量「果糖」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提高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的發生率。 -
防子宮肌瘤經痛擾 冰冷飲甜食都得忌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87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身體的微小血管收縮,以致子宮腔體的微循環障礙,經血排出不順或凝成塊狀,一旦血塊排不出,就會導致疼痛。 -
手搖杯標示不含配料 含糖量誤差大消費者恐低估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3國民健康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不包括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如牛奶和水果。若以成人每日2000大卡算,添加糖所添加的熱量不得超過200大卡,大約是50公克的糖。 -
愛喝含糖飲腸癌風險增 研究:腫瘤細胞嗜甜味
癌症新知 / 腸癌4781來自美國康乃爾醫學院的Lewis Cantley博士表示,攝取太多高果糖漿,會導致實驗鼠的大腸腫瘤變的更大更具威脅性,腫瘤似乎能夠以甜味物質為養分,而且不僅限於高果糖漿,傳統的甜味劑也有可能。 -
萬物皆可冰? 藥師警告別將藥物放在冰箱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3藥物放在冰箱才不會壞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許馨丰指出,不少上了年紀的慢性病患認為冰箱是萬能的,可以讓食物保鮮,也可以存放藥物,但大部分藥物都不可以放在冰箱裡,否則容易受潮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