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2型糖尿病
-
每天攝取適量豆類製品 能降低血糖、血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82這項研究共找了121名「第2型糖尿病」患者,參與者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食用豆類食物3個月,另外一組則是攝取全麥食物;3個月後,研究人員量了兩組對象的血糖,同時也評估心臟疾病的風險程度。 -
多吃咖哩補充薑黃素 可擺脫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7595研究人員在著手研究之前的3個月,先教導240位參加者如何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當的飲食及運動的好處,其中沒有人服用任何一種糖尿病的藥物。研究中這些參加者,每天服用6顆補充劑膠囊,每顆含有250毫克薑黃素,另外的則是補充安慰劑。 -
每天睡足7小時 腦袋最靈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80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最新的研究顯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每天睡眠多於或少於7小時,都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然而,由於心臟疾病、糖尿病都與記憶問題有所關聯,因此推測睡眠時間的充足與否,也可能會影響記憶能力。 -
全球1/3人口運動量不足 致命風險等同吸菸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0會造成成年人每日活動量不足,主要多是因為沙發馬鈴薯(Couch Potato)的生活型態所導致的致命風險,相當於吸煙造成的死亡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活動量不足」的問題非常嚴重,需將其當成「流行病」看待,因此需呼籲大眾應一同予以改善。 -
體內缺乏維生素B6 慢性發炎指數上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31Tufts大學的Lydia Sakakeeny博士表示,研究中比較了兩千多位參加Framingham Offspring,研究成人血液中的維生素B6的濃度,以及另外13種不同的發炎症狀指標。研究結果發現,體內維生素B6濃度最低的人,13種炎症指標的整體分數最高,而體內維生素B6濃度較高者,他的慢性發炎程度則較低。 -
三餐規律進食 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10這是許多忙碌現代人的寫照,但是根據研究顯示,三餐進食不規律,不但容易發胖,也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個研究將由「美國糖尿病協會」的首席科學與醫療人員Robert E. Ratner醫師,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年會上。 -
糖尿病患者 應提前做大腸癌篩檢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74不過,最新研究發現,40多歲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大腸長出「腺瘤」的機率,比50多歲、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許多,並於聖地亞哥所舉辦的消化疾病會議中發表。專家呼籲,糖尿病患者應在一般人需篩檢大腸癌的時間點之前,就要開始進行大腸癌的篩檢。 -
胖小子是糖尿病高危險群!機率增加19倍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