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端午節
-
高鐵售站票「非常有限度」 周末陳時中示範防疫旅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1陳時中表示,很難用時間點當作開放條件,疫情每天都在變化,應按照疫情變化,比較符合實際需要,例如10月要開放邊境,可現在沒有想到那麼遠,疫情天天都在變化;至於高鐵要恢復自由座,基本上不反對,但銷售站票就要「非常有限度」,因為長途車與空間密閉,加上近距離風險,不太適合開放。 -
端午吃粽血糖失控? 營養師教糖友健康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92端午節即將到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大快朵頤享用粽子,糖尿病患更應謹慎食用,若攝取過量,會讓血糖及糖化血紅素升高;台北慈濟醫院張郢芳營養師提醒,糖尿病患的正常血糖標準應為80到160mg/dl,而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約5.7%左右,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若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就像讓身體一直泡在糖水裡,恐怕會引起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病變。 -
五穀堅果粽 讓癌友端午佳節也能放粽一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85凃宜辰表示,防癌及癒後飲食要注意戒菸、戒酒、避免加工肉品,多吃蔬果,建議癌友1天至少要攝取500克以上(燙熟約2碗半)的5色蔬菜,增加抗氧化物質。 -
人間6月病腸腸不舒服 吃對水果遠離腸胃不適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766月病是種心理障礙綜合症,來自環境變更與席捲而來的生活壓力,患者常感到不安、焦慮、憂鬱、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失去幹勁、渾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甚至判斷能力及思考速度均急劇下降,也會出現便祕、腹瀉、頭暈、噁心等生理症狀,大大影響學業、職場表現及生活品質。 -
孩童誤食多發生在家中 哈姆立克法救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90根據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小於6歲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數據結果也發現,最常發生中毒意外的地方並不是在戶外,而是在家中。 -
炎炎夏日出不出汗 考驗體內新陳代謝調節機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97今年還沒到端午節,台北已經飆破38度,烈日當頭的高溫讓許多人走不出冷氣房。對於難忍酷夏考驗的人,排汗太多、太少也成問題,這讓我們不禁想要問,排汗對於人體有什麽功能呢?如果都不出汗,對身體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
端午吃粽黏牙 清潔沒做好小心牙周病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852端午節連假來臨,今年你吃了幾顆粽子呢?無論是北部粽、南部粽或是外省粽,粽葉裡包的全是糯米,Q彈黏牙、消化不易,老人家吞嚥尤其要小心,以免噎到。年輕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別以為吃幾顆都沒問題,若是吃太多粽子,不僅不易消化,若不注意口腔的清潔,牙周病很容易就找上門。 -
阿嬤包鹼粽金孫把鹼水喝下肚 胃食道嚴重灼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81因為貪圖一時方便,每想到卻害慘了家中寶貝。一名老太太在準備包鹼粽的鹼水時,使用家中空的飲料罐裝盛,不料天氣一熱,2歲多的孫子小寶自己開冰箱找飲品解渴,不小心誤食後整整痛苦了半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