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將至,不少人將面臨人生重大轉折,壓力也隨之而來,新生學童需面對首次入學的陌生感,考生則備受大考倒數的沉重負擔,畢業生得承受適應職場的焦慮,6月新娘準備展開全新未知的婚後生活,各種程度的壓力加上6月悶熱天氣,影響了社會大眾的身體、心理,造成了俗稱「6月病」。
6月病是種心理障礙綜合症,來自環境變更與席捲而來的生活壓力,患者常感到不安、焦慮、憂鬱、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失去幹勁、渾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甚至判斷能力及思考速度均急劇下降,也會出現便祕、腹瀉、頭暈、噁心等生理症狀,大大影響學業、職場表現及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志道指出,面對沉重的壓力時,人體容易出現腹瀉、便祕、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症狀,加上6月適逢端午節,民眾食用過多油膩且不易消化的粽子,更容易加劇腸胃道敏感。
面對腸胃道不適,除了採用國外研究證實,有助於改善大腸激躁症及腸胃道敏感症狀的低FODMAP(低腹敏)飲食外;平時應多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如奇異果、柑橘等,維持腸道健康。
由於腸道是人類第2個大腦,腸道菌落多元性和益生菌比例會直接影響人類免疫、神經及內分泌系統。而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助於腸道好菌生長,抑制壞菌。建議平日多吃對的水果,維持腸道好菌相,才能擁有健康的腸道及心情,面對變化多端的生活。
近年來,澳洲、英國、紐西蘭、北歐及美國已有多項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能有效減輕腸道引起的不適症狀。FODMAPs係指存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短鏈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時在小腸無法被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造成脹氣、腹痛、腹瀉。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究發現,50%至80%的研究對象在施行低腹敏飲食後,腸胃道不適症狀況得以改善。
陳志道表示,腸道敏感者在飲食方面要小心選擇,若攝取過多高腹敏的水果,例如:蘋果、芒果、西瓜及過熟的香蕉,有可能加劇胃腸不適,應先掌握自己腸胃的耐受量再酌量攝取;而奇異果、草莓、哈密瓜、葡萄等屬低腹敏水果,有助緩解功能性腸道症狀,可以放心食用。國內研究證實,每天2顆奇異果能改善便祕型腸躁症,促進腸胃暢通,而高維生素C更可以改善情緒,保持身心快樂,增強活力,讓生活重拾健康、愉快的節奏。
延伸閱讀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79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
芒種節氣易引發腸胃濕熱 中醫曝:芒種養生「薑薑」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79中醫師賴睿昕提醒,如果本身有三高疾病,氣血循環不佳,血液裡雜質高的人,在芒種節氣又沒有補充適當的水分,在冷氣房中水分蒸散更快,而導致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容易導致身體的微循環更差,這時頭暈、疲勞就會跟著來。 -
主婦焦慮疫情!吃飽就狂跑廁所 醫師:大腸激躁症引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28本土Omicron疫情升溫,兒童染疫衍發重症個案增加,許多家長憂心忡忡。近日,醫院內有出現緊張情緒的媽媽,因疫情很不安,常常腹痛,每天都要上廁所好幾次,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激躁症。 -
腸胃藥列輕症居家照護常備藥 長期服用傷胃嗎?藥師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27部分確診者都有便秘及腹瀉等症狀,藥師公會全聯會就將腸胃藥列為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6種常備藥物之一,藥師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是不會傷胃的,但應該找出病因,以免延誤治療。 -
寶寶哭鬧不休病因多 兒科急診常見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76出生還沒滿月的寶寶,哭鬧不休,怎麼哄抱,都無法安靜下來,這是新手爸媽的惡夢,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政宇表示,常見兒科急診病因眾多,例如:疝氣、腸胃炎、腸套疊,以及對配方奶的牛奶蛋白成分過敏,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如發現幼兒異狀,務必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