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穿刺檢查
-
5旬婦疲勞、頭暈非單純貧血! 是罕病骨髓纖維化造成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361烏日林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增熙呼籲大家應該提高對骨髓纖維化的認識,若有抽血檢查異常或是脾臟腫大,建議找血液相關科別,藉由骨髓檢查與基因檢測,及早發現盡快接受精準治療,避免疾病惡化。 -
2歲童確診!高燒41度合併腦炎症狀 醫籲:打疫苗預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52歲的許小弟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2),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腦部有些微腦水腫,懷疑有併發腦炎跡象,當下立即住入兒科加護病房,後續在藥物治療下,PCT也降至正常範圍,腦壓恢復穩定,住院1週後許小弟康復出院。 -
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8038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速度非常快,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簡孝文指出,換血治療是將攻擊神經髓鞘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本院治療,為了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總共換血了7次,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 -
骨髓抹片AI判讀準確率近9成 比人工節省一半時間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00台大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共同研發出「骨髓抹片AI自動分類計數系統」,至目前為止建立超過30萬顆骨髓細胞,共計10類主分類及40類次分類等資料,是全世界最大的標註資料庫。周文堅說明,現可大幅節省人工計算的時間,且能增加細胞計數的量,提供更客觀且量化的數據,以利醫師精準的診斷。 -
高層次胎兒超音波 讓家長提早得知寶寶是否異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503魏添勇醫師表示,高層次超音波跟一般超音波都一樣是屬於2D超音波,一般常規超音波檢查(Level I)僅看胎兒數、胎位、胎盤位置、羊水量估計及胎兒大小評估,如需更詳細的檢查則需做高層次(Level II)胎兒超音波檢查。經由高層次胎兒超音波的高解析度機器來檢查胎兒的頭部、腦部、臉部、胸腔(心臟)、腹腔、性器官及四肢等詳細篩檢,以排除胎兒畸形及重大缺陷。 -
甲狀腺腫瘤切除 3大常見手術治療方式該如何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855甲狀腺位於脖子前方,吸收血液中的碘,生成並分泌甲狀腺素,具有調節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生長及發育的作用。正常狀態下的甲狀腺是摸不太到也看不太出來的,所以當甲狀腺腫大,就要留意是否為甲狀腺病變。甲狀腺腫瘤是常見的疾病,約占所有頸部腫瘤的一半。賴介文表示,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醫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後,會視腫瘤的大小,評估是否執行細針穿刺檢查及後續手術之必要性,一般穿刺病理檢查發現有問題或腫瘤大於3到4公分,多建議手術切除。 -
頸部硬塊、聲音沙啞 不痛不癢竟是甲狀腺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450一名68歲林先生脖子左邊在半年前出現硬塊,但不痛不癢、沒有異狀,他認為過一陣子就會消失,並未就醫,沒想到硬塊越來越大,有如麵龜一般,連聲音都變得沙啞,家人驚覺事態嚴重,才趕緊將他送醫。就醫後經過基本理學檢查,以及抽血、頸部超音波與腫瘤細針穿刺檢查,確診林先生罹患甲狀腺乳突癌併雙側側頸淋巴結轉移,手術 -
長者胸背痠痛須留意 多發性骨髓瘤成隱形殺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736台中75歲吳姓老翁去年因腎功能不佳,每月定期至門診追蹤,但上個月開始感到背部劇烈疼痛,原以為是腰背部扭傷,先至復健科求診但效果有限,不料腎功能持續變差,並出現食慾不振、頭昏疲倦等症狀,轉至血液腫瘤科安排骨髓穿刺檢查,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第3期,目前正透過標靶治療延緩疾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