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腹血糖
-
吃多體重卻驟降? 原來是糖尿病作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55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下降,但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就不易發覺。目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4項:(1)空腹8小時以上血漿血糖值≧126mg/dL。(2)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mg/dL。(3)醣化血色素HbA1c≧6.5%。(4)臨床上有糖尿病症狀,同時任意血漿血糖值≧200mg/dL。 -
拜拜腰間肉 「腹爸」搖身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2為了幫助國人及早發現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括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5項危險因子檢測。凡40到64歲民眾,每3年可享有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 -
餐後低血糖心悸 恐為糖尿病前期症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363一般民眾多認知糖尿病為高血糖,但臨床上,糖尿病前期也有出現餐後低血糖的個案。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說明,糖尿病前期包含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不耐症二種,都是血糖偏高,但未達糖尿病的程度。 -
不動愛吃 一成六小男生脂肪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022013年度美兆健康數據資料庫統計顯示,經影像檢查判斷為脂肪肝的人數,不論男女,在各個年齡層都呈現驚人的比率。男性最高為40至49歲,達66.18%,女性最高為60至69歲,佔57.20%。
-
代謝症候群增加 醫:應改變錯誤飲食習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94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昱竹表示,飲食是每日生活所必需,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理想飲食應把握「三少原則」:即少鹽、少糖、少油。 -
年度身體小毛病代表字 「累」「肥」奪冠亞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13美兆診所營養科主任詹恩慈指出,這些小毛病雖然不會立即帶來疾病威脅,卻潛藏健康隱憂。例如超過六成選「累」與「肥」的人,每週會飲用含糖飲料;約八成選「累」又選「肥」的人,每週都吃油炸食物,雖然滿足「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口腹之慾,但卻無法真正恢復體力,還會增加身體負擔。 -
糖尿病不可怕 血糖控制保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55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醫師說明,通常人體會將澱粉類轉為葡萄糖,成為身體燃料,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荷爾蒙,能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一天活動所需。若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使葡萄糖無法充分融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升高便形成糖尿病。 -
健康警訊-35歲以上男性 半數面臨初老問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61不抽菸、有運動習慣、控制血壓與體重等,是女性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的主因;而35歲以上的男性,正值為家庭、事業打拼、衝刺的青壯年時期,不但沒有運動習慣、喜抽菸,甚至還有高血壓、貧血、B型肝炎、尿酸異常、體重過重等問題,其實,這些都是影響健康年齡的不良因子,若能妥善改正,便能重拾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