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科學人
-
大腦越用越靈光! 研究:學習雙語有助於延緩認知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55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指出,蒙特婁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斯(Natalie Phillips)日前接受《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訪問時表示,可以說兩種語言的年長者更能對抗失智症。 -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面臨哪些困境? 3大領域需前瞻展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74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於日前共同舉辦 《打通數位健康任督二脈:2023 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邀請業者20位專家包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Sanofi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人,針對創新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3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 -
華人學界第1位! 威爾許化學獎得主翁啟惠暢談醣科學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585多次邀請翁啟惠發表專文,且專訪他對科研、生技產業與政策的洞見的《科學人》雜誌,特別於10月號雜誌中,由總編輯李家維教授視訊連線專訪翁啟惠,請他暢談得獎心情並展望台灣科技新紀元:從他的醣分子研究,到疫苗研發與台美兩地科研、產學制度的差異,以及浩鼎案對於他科學研究的影響。 -
對抗武漢肺炎台灣科學家串連 籲成立中央研究小組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888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台大已成功培養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未來也會在疾管署的監督下與國內專家合作進一步拓展研究成果。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認為,針對此類新型感染症,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發展疫苗,但生產去活性疫苗需要極高的安全防護等級,且可能產生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因此可思考利用病毒表面的特殊醣蛋白,以安全性較高的重組抗原方式來設計分子疫苗。 -
3D列印陶瓷醫材與真骨融合 治療骨折新利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25骨折患者大多是使用骨釘幫助癒合,但過程得承受複雜的痛楚,術後復原時間也較長;最近,澳洲有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材料,能透過3D技術列印出來,這種陶瓷材質的骨科醫材,不用取出來,會自然成為骨頭的一部份,研究刊登在《新科學人雜誌》(New Scientist)。 -
俄羅斯幹細胞注射療法 有別於歐美基因工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62起初,人類研究與發展各種幹細胞,其中發現胚胎幹細胞的潛能最大、研究效果最好,因此在發展前期成為顯學。直到2005年,全球以美國為首的多數國家因此宣布禁止胚胎幹細胞研究,俄羅斯則除了胚胎幹細胞研究之外,對於成人幹細胞的研究也不遺餘力。 -
香氛蠟燭好浪漫 燃燒過程釋放有害物質恐傷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38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Sou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首席研究員 、化學博士Ruhullah Massoudi表示,燃燒香氛蠟燭所釋出的烯烴和甲苯等物質,在密閉空間使用時間過長,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包括過敏、氣喘,甚至可能提高致癌的風險。 -
輕快節奏的音樂 能幫助減緩焦慮疲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65這個現象或許與一份刊登在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期刊的研究有關,研究指出,音樂對於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影響,遠遠超乎一般人想像。研究人員發現,聽音樂可以分散人們對痛苦與疲勞的注意力,進而提升情緒、增加耐力,並且降低疲累和焦慮感,甚至可以促進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