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確診人數
-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 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2197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診斷困難造成拖延,統計顯示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 -
天氣轉冷!登革熱威脅未滅 本土新增千例個案2死4重症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04國內登革熱疫情趨緩,重災區台南市獲得控制,上週確診人數下降至603例,全國共新增1032例本土病例,另增重症病例4例、死亡病例2例,今年累計本土病例達2萬4287例,即將破2.5萬大關。 -
6旬翁身體僵硬、撲克臉 醫:帕金森氏症不一定會手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24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映藍表示,帕金森氏症最重要的3大症狀為「動作緩慢、僵硬及顫抖」,但有約3成的早期帕金森患者不會表現出手抖,因此需要神經科醫師進行詳細評估,才可以盡早做出合宜的判斷。 -
猴痘+14升溫中!疾管署:中國泰國建議升級「注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70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猴痘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5例、中部4例、南部5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7日至8月7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8月8日至8月13日確診。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39名。 -
XBB主宰新冠疫情 國內XBB次世代疫苗最快9月中開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38第4波本土新冠疫情仍處在高峰,XBB變異株已超過7成,預計7月會升至9成,屆時每日感染人數恐接近3萬人。為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莫德納、BNT等國外藥廠從XBB家族中選定病毒株開發新一代疫苗,國內將採購600至700萬劑,以因應秋冬疫情,最快9月中旬開打,比流感疫苗還要早一點。 -
乳癌患者每36分鐘多1人 國健署納第5期癌症防治計畫
癌症新知 / 乳癌3901立委邱志偉指出,乳癌已連續數年成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1名,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發生年齡也比歐美年輕。且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診斷年紀較輕發生於40到49的乳癌多為惡性且預後情況較差,建議國健署將現行乳癌X光攝影補助年齡從45歲下修至40歲。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邱宏仁也補充,數據顯示,有接受篩檢的乳癌患者與無篩檢的患者相比,確診晚期的比例明顯較低。 -
逾4成民眾沒打次世代疫苗 醫師提醒青年染疫也會重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0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1活動預計到4月30日為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近日發表千人新冠肺炎疫苗認知調查,發現有4成民眾未打過次世代疫苗,甚至不打算接種,成為防疫危機。醫師提醒,即使是感染Omicron仍可能出現重症。 -
本土中重症+85!死亡+29 疫情降未受「免隔離」影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0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26)日說明,昨(25)日新增COVID-19併發症的確定病例共有85例,分別為85例本土及0例境外移入;另新增29例死亡。針對新冠肺炎輕症、無症狀者免隔離、通報新制於3月20日上路,外界擔心,實施後可能讓疫情上升,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本周新增併發症個案約在100例上下波動,中重症個案約占整體感染者千分之5,推估總體新感染輕症人數約2000至2500之間,整體疫情下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