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盆底肌肉
-
女性更年期漏尿別怕! 醫揭尿失禁常見治療與改善方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14尿失禁是常見的排尿障礙之一,學界將之名為「下泌尿道症狀」,是婦女常見的生理問題。趙梓辰醫師說明:「女性尿道大概長約3~4公分,由骨盆底肌肉與尿道括約肌支撐,女性的雌激素接受器會分布在尿道以及陰道黏膜而,女性在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會減少,導致尿道黏膜萎縮、阻力下降,再加上膀胱頸與尿道括約肌閉鎖不全,就容易造成應力性尿失禁。」 -
排尿姿勢錯誤恐得病!尿床竟與遺傳有關 別再錯怪孩子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826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在25年來,為台灣社會尿失禁的患者做了許多的防治、醫療與服務。過去協會出版不少專業書籍,但較少專為民眾撰寫的書,本次由理事長廖俊厚總策畫、副理事長鄒頡龍邀集了26位國內年輕一代的泌尿科醫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撰寫衛教文章,並由4位醫師主編成《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一書,分別在各種功能性泌尿學的領域,將正確的診斷觀念、治療方法、衛教常識、和預防措施,詳細地用淺顯的文字加以說明。
-
台灣女性尿失禁問題盛行? 醫曝:礙於隱私就診率偏低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22根據台灣本土資料,35歲以上的婦女每4位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坦言,雖然盛行率如此之高,但是礙於隱私,女性就醫比例卻相對較其他疾病低很多。 -
尿失禁不敢多喝水膀胱竟反覆發炎 雷射治療不再溼答答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962一般可將漏尿依嚴重程度略分為4級:第1級輕度,咳嗽、打噴嚏、大笑、搬重物時會漏尿;第2級中度,稍微咳嗽、大笑、跑跳快走就會漏尿;第3級重度,走路、做家事就容易漏尿;第4級極重度,嚴重程度在床上翻滾時就會漏尿。婦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婦女產後勤做凱格爾運動,盡速幫助骨盆腔底韌帶的修復,有些人持續半年後就能改善,也有人好不了,必須尋求醫師治療。 -
產後別只做凱格爾 加上這4招幫助準媽咪恢復產前體態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794至於生產後做運動目的,則是在促進身體的復原,降低因生產造成的不適與功能失調、調整體態、以及預防在照顧寶寶過程中累積的傷害,讓媽媽能有更強健的身體和更愉快的心情和寶寶相處。 -
運動過度影響神經傳導 強身不成「鐵人」恐變「軟男」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761收治張先生的人生中醫診所醫師楊永榮表示,長時間騎單車或跑馬拉松,這類過度運動或習慣憋尿,長時間處在高壓、情緒緊張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骨盆底肌肉僵直,進而傷及第2和第4節薦椎神經,導致勃起障礙。 -
報復性運動讓「鐵人」變「軟男」 中醫調理下半身性福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20收治張先生的人生中醫診所醫師楊永榮表示,過度運動例如長時間騎單車或跑馬拉松,習慣憋尿或是長時間處在高壓、情緒緊張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骨盆底肌肉僵直,進而傷及第2和第4節薦椎神經,導致勃起障礙。 -
尿失禁讓她社交生活中斷 婦科醫師:有個方法能解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7763歲陳女士,約從10年前開始覺得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漏尿,隨著時間漏尿的情形越來越嚴重,近年來甚至連走路或跑步都會漏尿,導致每天必須使用棉墊,並且時常發生泌尿道感染與陰道感染,也因此無法與朋友出門爬山,甚至害怕漏尿的味道會給他人帶來困擾,許多社交活動也都拒絕參與。 內湖國泰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怡潔指出,陳女士在經過長時間的困擾後,終於鼓起勇氣來到婦產科門診求助,經由醫師評估後,診斷為應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