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32歲女性生完第1胎後,就有輕微漏尿,平日忙於照顧寶寶,常常睡眠不足,孰料1年後咳嗽、大笑、跑跳時會不由自主漏尿,加上頻尿等因素,每次帶寶寶出門前都不敢喝水,導致一直發生尿道膀胱及陰道炎,持續治療3個月仍未復原,最後透過陰道雷射和電刺激治療,同步配合凱格爾運動復健3個月,漏尿情況逐漸改善,加上適當補充水分,尿道膀胱炎也不再反覆發生。
因為尿失禁不敢多喝水 釀成膀胱反覆感染發炎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漏尿是一種不自主的尿液漏出,最常見的應力性尿失禁是女性懷孕時腹壓增加,導致骨盆底肌肉鬆弛、支撐韌帶被破壞,而導致漏尿狀況發生。該名女性患者因為反覆尿道膀胱發炎來看診,經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常常在喝水後感覺尿急,還來不及到廁所時就漏尿,以致於平時不敢多喝水,才導致尿道膀胱反覆感染發炎,漏尿、頻尿是因,膀胱尿道發炎為果。
一般可將漏尿依嚴重程度略分為4級:第1級輕度,咳嗽、打噴嚏、大笑、搬重物時會漏尿;第2級中度,稍微咳嗽、大笑、跑跳快走就會漏尿;第3級重度,走路、做家事就容易漏尿;第4級極重度,嚴重程度在床上翻滾時就會漏尿。婦產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婦女產後勤做凱格爾運動,盡速幫助骨盆腔底韌帶的修復,有些人持續半年後就能改善,也有人好不了,必須尋求醫師治療。
治療尿失禁的方法選擇多 陰道緊實雷射普遍接受度高
針對漏尿情況嚴重的患者,若凱格爾運動也無法達到改善,則建議手術治療。郭安妮醫師指出,「尿道中段懸吊術」是在尿路中段懸掛1個人工網膜,腹壓增加時能達到支撐作用,能有效改善重度尿失禁。然而有部分患者對人工網膜產生排斥作用,無法順利與組織密合,導致另一半於性行為時碰觸到異物,或女性本身感到不適,最後必須拆掉人工網膜。
現今尿失禁的治療方式相當多元,陰道緊實雷射是採用360度環狀雷射治療,透過熱能來促進陰道內膜產生膠原蛋白的新生和重組,讓結締組織恢復彈性與張力,達到改善漏尿及陰道私密緊實,過程無傷口、痛感輕微,患者普遍接受度高。陰道緊實雷射療程建議每個月1次,至少連續3次,對於嚴重漏尿約改善7、8成,輕中度漏尿患者則視年齡與修復情形,改善效果顯著。
漏尿問題不改善易導致社交退縮 應勇於接受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雷射治療1周後再開始性行為和泡盆,平時應持續保養、勤練凱格爾運動,可於洗澡後將手洗乾淨,一手的手指放入陰道、另一手放於小腹上,感覺陰道夾緊收縮,同時小腹放鬆不用力,陰道夾緊3秒鐘,放鬆3至5秒,持續5至10分鐘,每天1至2次。
郭安妮醫師提醒,慢性咳嗽和慢性便秘都會增加腹壓運動,應排除這些提高漏尿風險的因素。每天至少喝1,500至2,000c.c.的水,保持陰道通風乾燥、不穿過緊的褲子,睡眠充足,維持良好免疫力。若出現因漏尿情形導致社交退縮,應勇於就醫接受治療。
相關部落格
-
產後媽媽打個噴嚏瞬間漏尿 強化骨盆底肌雷射治療有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400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當出現咳嗽、大笑就漏尿的症狀,第一時間應該意識到可能是骨盆底肌出現問題了。一些媽媽在診間傾訴,孩子在公園跑跳時,她只能在旁邊滑手機,讓別人誤會為她是個很冷漠的媽媽,卻不知道她的困擾與無奈,擔心如果跟著孩子跑跳會憋不住尿、尿液外漏。 -
更年期愛愛又乾又痛 找回性福第二春婦科醫師完整解析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2900女性更年期的定義為停經1年,平均年齡層雖落在49、50歲,但約在44至45歲,女性荷爾蒙就開始衰退,出現「更年期症候群」。可能會有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情緒障礙、睡眠障礙、鈣質流失快速、基礎代謝率下降、肌肉萎縮等情形發生,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萎縮性陰道炎、尿道膀胱炎。 -
產後漏尿不敢陪孩子跑跳玩耍 私密處修整重拾親子時光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394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懷孕初期的女性有30%會出現尿失禁的現象,隨著孕期增加,尿失禁的比例越高,有些人在產後會逐漸改善症狀,但也有部分人產後仍持續漏尿,收治小美的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這是因為懷孕期間骨盆底肌需承受寶寶和羊水的重量,隨著寶寶的體重增加,子宮壓迫到膀胱和骨盆底肌,肌肉逐漸鬆弛,因而出現漏尿的情況。 -
自行車女選手騎車、炒飯都不順 妹妹修整Lady不卡卡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7927郭安妮指出,小陰唇修整術屬於門診手術,並使用能自體吸收的線材縫補,故不需要拆線,只需術後1周回診。需特別提醒的是,術前患者和執刀醫師應充分雙向溝通,確認適合且理想的小陰唇大小和形狀。手術可依個人需求選擇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若選擇舒眠麻醉,術前6小時須空腹,不能進食也不可以喝水。手術時間約30分鐘至1小時,術後1到2天內傷口可能會有少量出血情形,使用護墊即可。小陰唇修整術後可照常生活和洗澡,但建議2周後再進行劇烈運動及性行為。 -
舞蹈老師上課怕漏尿! 婦科醫師:擺脫溼控人生有方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892一般而言,應力性尿失禁源於骨盆腔基底無力或尿道括約肌鬆弛,無法藉由藥物獲得改善,郭安妮進一步說明,應力性尿失禁通常可分為4級,第1級輕度,咳嗽、打噴嚏、搬重物、大笑時會漏尿;第2級中度稍微咳嗽、大笑、快走就會產生漏尿;第3級重度,走路、做家事就容易漏尿;第4級嚴重程度時就連在床上翻滾也會漏尿。
延伸閱讀
-
40歲以上為生育主力 專家建議:補助試管嬰兒增至6次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436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發現,有52%申請補助者都是40歲以上女性,需要取卵2次以上才能受孕。醫師建議讓這些台灣生產主力的夫妻,對於擴大補助應比照40歲以下,給予6次補助機會。 -
爸爸居家工作本想當神隊友 意外身陷「產後憂鬱」風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92看過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後,應該對於女性在家庭內的角色與痛苦徹底了解,並且熟悉「產後憂鬱症」。現在大家應該都聽過的「產後憂鬱症」多數人以為僅會在婦女身上出現,實際上,男性也可能罹患產後憂鬱,且諮商心理師觀察到,疫情下的在家工作浪潮,使得男性罹患產後憂鬱的案例激增。 -
妊娠糖尿病無不適感 輕忽下場恐致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2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彥廷表示,妊娠糖尿病是指原無血糖問題的媽媽,在懷孕20周以上診斷出的血糖不耐的現象,一般產婦在分娩後血糖會恢復正常,但有部分產婦會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若懷孕前本身血糖已經控制不良,除了懷孕時血糖容易更不穩定之外,也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臨床上已發現越來越多病人孕前已經有血糖問題,但不是所有病人都能適當的被診斷、介入。 -
40至50歲女性出現這3大症狀 恐子宮肌腺症悄悄找上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204根據統計,亞洲女性發生率高達20%至35%,但很多人無症狀,不曉得自己有子宮肌腺症。其成因和致病機轉相當複雜,目前醫界仍致力研究中,目前猜測有2大致病原因,一為子宮內膜和子宮肌肉層的交界處遭到破壞,通常是曾生產或人工流產手術;另一因素為雌激素長時間刺激,愈接近停經,經年累月受雌激素刺激愈長,因此,子宮肌腺症更好發於40歲至50歲女性,年輕女性較少見。 -
PGT-A挑選胚胎植入6次失敗! Embrace檢測圓求子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883陳俊凱醫師分享最近1例使用Embrace檢測成功懷孕的個案提到,該夫婦自結婚以來都積極備孕,由於先生工作壓力大、太太輸卵管雙側阻塞,讓備孕之路加倍艱辛,夫妻2人開始接受不孕症治療也有6年歷程(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這段過程中,媽咪嘗試過6次試管嬰兒,在外院輾轉更換過4間台北的生殖中心,其中不乏3間大醫院、1間診所,但成功懷孕次數卻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