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發燒
-
國內今年第2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中部女童腹瀉就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46疾管署今(1)日表示,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未滿5歲女童,曾於8月中旬至北部旅遊,8月22日開始有發燒、腹瀉、嘔吐症狀,就醫後因再出現嚴重水瀉,8月24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確診(大腸桿菌O157:NM),目前症狀已緩解出院,將再複採追蹤健康狀況。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3人,均無疑似症狀且採檢結果皆為陰性,相關疫調及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 -
長者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共存20多年 7大症狀及早發現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95台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每10萬人就有1人確診,每年約新增230例新個案,其中又以65歲到70歲老年人為好發族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理事長李啟誠表示,此疾病的治療重點就是協助患者與其共存,早期發現存活率可超過10年。 -
本土+33875!死亡+36 2名20多歲女打3劑染疫雙病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4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日宣布新增33,875例本土個案,243例境外移入,3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2名為20多歲女性,均打過3劑疫苗,本身無慢性病史,其中1名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及血小板低下,及腦下垂體中風合併出血,腦下垂體中風和新冠病毒感染應無直接關係;而另外1名案例死因則是新冠肺炎及心肌炎合併休克,其心肌炎恐為染疫所引起。 -
染疫後仍頭痛、憂鬱? 長新冠症候群主動就醫不要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0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會出現一些後遺症,有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如果有出現感染前和感染後很大的區別,請民眾務必要就醫,檢查腦部裡面或是四肢的神經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若出現症狀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
本土+34389!死亡+21 3旬男因糖尿病與新冠肺炎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1)日宣布新增34,389例本土個案,234例境外移入,2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為30多歲男性,打過2劑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史,在急診X光檢查顯示有肺炎,住院後仍因糖尿病併發關係,病況惡化不幸病逝。 -
孕婦安全挺過疫情!中醫提示5大原則 幫助提升免疫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903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隨著本土OmicronBA.5升溫在即,許多孕媽咪深怕染疫對胎兒造成影響,加上孕婦的免疫力比平常人低,又是確診的高風險族群,尤其進入第3孕期的媽咪們心肺負荷加重,所以在第3孕期的風險也相對更高,為了讓孕婦可以安全度過疫情,翰鳴堂、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提出「3要2遠離」的原則,讓媽媽在日常中可以增進免疫力,成功對抗病毒。 -
王必勝示警BA.5疫情提早攀升! 中秋防疫規定要記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3因中秋節即將到來,王必勝公布聚會活動防疫之提醒。王必勝指出,中秋、重陽聚會活動中,必須勤加洗手,與不特定人士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口罩規定,除了飲食或合照等例外需求,可免戴口罩,外出應全程佩帶口罩。最重要的是,未接種疫苗的長輩與幼童,盡量避免參加聚會;以及如有發燒與咳嗽等症狀,請勿出門。最後是建議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 -
本土首例BA.5死亡!30多歲女打3劑疫苗 確診4天後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5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94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4為80例、BA.5為662例、BA.2.75為10例、另累計186例BA.5、3例BA.4本土確定病例,尚無BA.2.75本土確定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