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發明
-
隱形矯正不必等2年?牙醫師曝2大輔助利器 造福準新人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90祐民牙醫診所院長楊大為醫師表示,嘴唇輪廓和下巴表現是受牙齒支撐的影響,因此在矯正牙齒時,除了調整牙齒排列,也需要考慮臉型的搭配。祐民牙醫診所具備的2大特色:首先,是從臉型的觀點出發來協助進行牙齒矯正;其次,善用有效率的矯正工具,加速整體矯正過程,不必花到2年的時間,就能看到矯正的效果。 -
米酵菌酸並非惡貫滿盈!好菌幫手為何致命? 專家解密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17台北市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食安一案造成2死、4人病危,累計29人受害,這是國內首次「米酵菌酸」毒害事件,台北市長蔣萬安於今(2)日上午表示,衛生局派員至餐廳採集環境跟生物跡證,結果出爐,證實相關跡證存在「米酵菌酸」毒素,事證明確,寶林必須負起責任。然而,中研院院士牟中原在臉書發文指出,米酵菌本來是好菌的好幫手,任務是保護含油量高的植物種子,而牟中原也推測,這次食物中毒可能與馬來西亞炒粿條的烹煮方式有關。 -
樂迦醫療長張裕享接任執行長 打造亞洲細胞CDMO中心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7290細胞治療CDMO大廠樂迦再生(以下簡稱「樂迦」)今(18)日宣布,將由現任醫療長張裕享醫師升任執行長,同時兼任醫療長一職。張裕享執行長是醫師科學家(MD,PHD),曾赴美跟隨CD19 CAR-T序列發明人康帕納(Dario Campana)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嫻熟細胞治療基礎研發及CAR-T製程,且擁有NKG2D CAR專利。 -
中年後想擺脫惡視力束縛! 醫曝「視力自由」不需等待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42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一般人追求財富自由,眼科醫師追求的終極目標則是病人的「視力自由」,擁有視力自由,不論做任何事情可以不再需要依賴眼鏡。戴眼鏡常有諸多不便,例如喝熱湯、戴口罩會起霧,運動不方便等,還有些人一整天戴隱形眼鏡超過12小時,甚至睡覺時忘了摘下,很可能造成乾眼、新生血管增生,危害眼睛健康。 -
50歲後小心帶狀皰疹上身 醫籲7族群接種疫苗增保護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85雙和醫院皮膚科翁子玉醫師表示,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復發引起的疾病,盛行率約千分之5(4.89‰),台灣約9成的民眾小時候都有得過水痘或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經驗,症狀緩解後,病毒便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便有機會復發。研究顯示,年齡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關鍵,50歲後發生機率明顯上升,研究也指出,帶狀皰疹的機率為32.2%,意指每3人就1人會面臨到帶狀皰疹的困擾,千萬不可輕忽。 -
中國肺炎黴漿菌病例激增 醫示警:台灣已有6成抗藥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39中國爆發「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疫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兒童及年輕人為黴漿菌主要侵襲對象,而常見治療肺炎黴漿菌的抗生素「日舒」,在台灣已產生6成抗藥性,若不解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恐怕未來無藥可醫的窘境就近在眼前。 -
72歲婦膝蓋痛到不能走 中西整合疼痛治療恢復正常行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7272歲的林女士因膝蓋疼痛持續數週,無法正常行走,一度需要依賴枴杖才能爬樓梯,就醫接受X光檢查後,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已達第3、4級退化的程度,透過中西整合針刀治療後,目前已經可以正常行走,甚至跑步。 -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框架下 新醫療科技如何納入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200以更長遠的眼光而言,新藥/新醫療科技的演進與發展,可以讓原來屬於「不可避免的死亡」,轉為「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疾病,或長期服藥的慢性病。近幾10年來最有名的就是癌症治療的突破,讓80年代以前的絕症,到今天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當然,這些醫學上的突破,也衍生醫療費用上漲的問題,以及健保的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