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瘜肉
-
穿鞋很重要!退休族赤腳下田爬山 竟遭寄生蟲爬入腸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鉤蟲主要有美洲鉤蟲與十二指腸鉤蟲,可經由皮膚穿透造成傳染,並在體內產卵滋長,特別是赤腳行走在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土地,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 「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4725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
音樂人李坤城大腸癌離世 為何健檢正常突發現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4866去年一度傳出李坤城病重,當時他公開闢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生活飲食控制少油、少糖、少鹽,常吃蔬菜水果,天天都會跑步快走運動半個小時,台中天氣好也天天會曬曬太陽,不吃藥,一切都以自然健康食品為主。」據報導,李坤城去年3月健檢報告結果正常,當時還被誇「身體比年輕人還要好」,沒想到半年後,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結果竟為大腸癌末期,且已經骨轉移。 -
大胃女王菅原初代大腸癌驟逝 早期無症狀發現已來不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736不少7年級生有印象,因日本綜藝節目《火力全開大胃王》的日本知名大胃王菅原初代,在近日傳出已經在3月9日因大腸癌過世的不幸消息,享年59歲。 -
連15年國人癌症第1名! 醫籲50歲以上定期篩檢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3287在國人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癌連續蟬聯15年冠軍,醫師提醒,50歲以上民眾務必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在大腸鏡檢查前,需使用低渣飲食及清腸劑,以排空大腸糞便,近年來,清腸代餐具有不錯的清腸效果,讓讓民眾減少備餐的不便。在一般大腸鏡檢查,少部分民眾覺得輕微腹脹及腹內異物感。如果擔心疼痛,黃國維表示,可以考慮自費無痛檢查,透過麻醉,一下子就入睡,醒來就已完成檢查。 -
冬令、生理期進補不是人人適合 這幾種人大補反而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94冬後氣溫下降,許多人喜歡吃補養生。不過有些女性不補沒事,一補就出事,例如:生理期來潮時經量突然大增、經期提前或延後、排血不順甚至嚴重腹痛。有上述狀況就要小心,可能是不適合吃補的燥熱、痰濁、以及瘀阻等特殊體質。尤其體質燥熱或有子宮病變的病人更不適合大補,吃了恐更上火,也易出現粉刺、毛囊炎等問題。經期的飲食應該要以清淡為主,體質偏寒的女性飲食在行經前後盡量避開生冷的食物及寒涼類飲食。 -
更年期後又來月經是回春? 別高興太早!恐子宮內膜癌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5101名57歲婦人陰道點滴出血已3個月,原本以為自己回春了,但被中醫師建議到婦產科做進一步的檢查,結果醫院超音波看到患者子宮內膜增厚,但所幸子宮鏡檢查已排除惡性病變。醫師追問下才發現,原來是婦人為保持親青春活力,長期有服用胎盤素的習慣,患者後來在聽建議下停用,陰道就沒再出血。 -
華碩智慧醫療引領健康照護 施崇棠將布局虛實整合系統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340電腦品牌大廠華碩近來強攻智慧醫療,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日前出席台灣醫療科技展的「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闡述華碩邁向「智慧醫療4.0」的階段成果與未來佈局。他表示,疫情重塑了醫療系統的樣貌,催生了遠距醫療的重要性,華碩將積極建構「智慧醫療虛實整合系統」(Smart Healthcare CPS),發展下世代、跨醫院的智慧醫療數位基礎建設、智慧醫療數位平台及智慧醫療數位應用三層架構,落實精準醫療、虛擬照護及社區健康管理,打造更加敏捷韌性的醫療系統,讓數位科技裨益智慧醫療的發展,讓人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