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飲
-
高熱量飲料外送到兒少面前 喝出兒少飲食失衡肥胖危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09經歷漫長的暑假開學,班上的同學們是長高還是胖了不少呢?根據政府統計,國小、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在109學年度分別為25.4%及29.9%。兒盟表示,疫情造成的「宅胖」現象可不只是大人,兒童與青少年的不正確飲食習慣,導致的肥胖和健康更值得關注。 -
小馬創業「鱸魚精」! 寵粉送試飲 母親節檔期衝破3千萬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14藝人小馬倪子鈞因為女兒「小希米」在疫情間生病感冒,聽朋友說鱸魚對健康很有幫助,為了讓女兒能提升防護力,特別買鱸魚湯給女兒,但因為女兒不敢喝魚湯,所以才起心動念,和好友幸福奇想生技團隊合作開發1款女兒願意喝的「鱸魚精」。 -
10名青少年有3人喝過酒!18歲前飲酒 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70未滿18歲的青少年飲酒,可能喝出成癮症,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暴增!在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有6.8%的男性及2.2%的女性死亡可被歸因為飲酒所造成的傷害,對青少年的傷害更加嚴重。同一研究中也有統計,高達7%的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衡量整體疾病負擔的方法)和酒精濫用有關。 -
打造健康生活從校園做起 針對吃、動、睡建立良好習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37104年起委託董氏基金會推動「大專校院健康飲食推動方案計畫」,每年規劃不同健康飲食系列主題及發展教學資源,提供學校執行教育宣導時參考使用。教育部表示,大專校院經過多年的努力及配合,發現師生的知識、觀念皆有提升,但因健康行為的改變需要長期介入及觀察才看得見成效,故須各方的支持及長時間努力。 -
國內多起外籍移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群聚 疾管署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0疾病管制署今(15)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今(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 -
疫情叫外送常導致飲食不均 掌握5原則也能吃出防疫力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91覺嘉欣營養師表示,中餐愛好者要注意,中式餐點食物的組成以澱粉為主,如:炒飯、炒麵、燴飯、湯麵類,需注意飲食不均衡的情況,建議可加點滷蛋、豆腐、豆干等蛋白質食物及1份燙青菜。快炒類烹調口味較重鹹,且烹調用油多,需注意高油、高鹽等問題。如果選便當類,盡量選擇以蒸、煮、烤、涼拌等這類烹調方式的食物,避免煎、炸物、香腸、貢丸等加工食品,並應搭配足夠蔬菜量。 -
最適冬令進補的2種養生藥膳 溫熱食補增加禦寒抗病力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81該如何正確的吃補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偉杰表示,於中醫觀點中,冬季五行屬水、對應的五臟為腎。所以冬補應以溫補腎陽的食物為主,且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原則,多吃溫熱性質食物,能提高能量,更增加禦寒跟抗病能力。 -
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南部現蹤 60歲老翁就醫1個月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40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確診!1名60歲居住南部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8月初就醫症狀未改善,再前往醫學中心檢查,確認新冠肺炎陰性,血液培養發現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8月24日通報,2次血清採檢發現抗體,確認是台灣第1例兔熱病本土個案,病患目前已出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