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消化醫學
-
最近特別累?B肝帶原罹肝癌 中國附醫多專科照護助陣
癌症新知 / 肝癌6416根據民國100年衛生福利部調查資料顯示,B肝帶原者中約4成會持續有肝炎發作的情形,此類病人有15至20%會發生肝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會大大增加。賴學洲醫師也分享自身臨床經驗,因身體不適而至醫學中心就診的B肝帶原者,約2至3成被診斷為肝癌。有鑑於此,賴學洲醫師大力呼籲B肝帶原患者不可疏忽追蹤,且應關注身體異狀,如疲倦、食慾不振、腹部脹痛都是警訊,才有機會遠離肝癌威脅。 -
老是胃脹、胃痛吃不下 你以為消化不良可能是胃癌末期
癌症新知 / 胃癌4277日本大學醫院(日本大学病院)消化器病中心醫師池原久朝表示,胃癌初期是在胃壁內表層黏膜的異常細胞,接著不斷越深越廣增殖,根據不同深度可稱做4種型態,發展到最後變成革囊胃(或稱皮革胃),由於早期癌細胞在胃黏膜,不會聚集在1塊,而是像沙粒般廣範圍分布,因此早期發現有一定困難度。 -
小時胖不是胖? 高熱量飲食導致小四學童脂肪肝炎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10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王小弟身高約160公分,體重75公斤,高壯體格讓父母引以為傲,總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甚至「現在胖一點,以後長高就會瘦下來」,以致於王小弟養成「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習慣,飲食方面也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學校健康檢查才發現GPT指數高達185,才讓父母驚覺大事不妙。 -
胃癌全球死亡率排名第3 癌前除菌可減少8成
癌症新知 / 胃癌4154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單一主題會議「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以預防胃癌之現有證據及亟待解決之議題」,會議結束後,台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與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籌劃胃癌預防的全球共識會議,國內外30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擬定共識。 -
糞便萃取腸道菌 腸炎治癒率更勝抗生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87腸胃健康就能免於多種疾病的說法已經陸續被證實。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醫師吳明賢指出,腸道菌與人體的免疫與代謝系統有重要的關聯,腸道裡逾500個菌種,連糞便的重量都有半數來自腸道菌,就像是「人體的另一個器官」。若腸道菌相失衡,可能引起腸躁症、大腸癌、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過敏或精神相關疾病。 -
年過50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 可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3429由於大腸直腸癌和很多癌症一樣,早期幾乎都沒有症狀,等到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往往已經是晚期癌症(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症)。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大腸直腸癌防治的最重要原則。 -
B肝病毒表面抗原雙指標 精準預測肝癌治療
癌症新知 / 肝癌978 -
台灣寶寶溢吐奶問題多 七成五腸胃不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68嬰幼兒營養是這次學會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倪衍玄理事長表示,國內每4個寶寶就有3個曾出現因餵奶造成的溢吐奶、脹氣等腸胃不耐受現象,尤其又以發生在1歲以下嬰兒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