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指引
-
40歲女首篩陰仍染新冠病逝 張上淳:目前難判別原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4台灣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持續2位數上升,今(3)日增加17名個案,分別為40多歲至90多歲,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當中案4262僅40多歲沒有慢性病史,曾經PCR檢驗陰性,症狀持續2次採檢才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即便檢驗陰性但症狀持續,仍要到醫院再次檢查。 -
牙齦腫脹、牙床長水泡以為牙周病? 抽血檢查竟得血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599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公布1項長達15年的大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回溯研究結果,報告顯示,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 -
挪威、德國研究發現AZ疫苗導致血栓 與免疫反應有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0挪威奧斯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學教授霍爾姆的研究團隊發現,疫苗引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不良反應的抗體;德國格萊福斯瓦德大學醫院血液學教授也有相同的發現。 -
2020年全球壟罩新冠疫情 7成民眾睡眠障礙健康亮紅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0新冠疫情延燒屆滿1年,這1年來除了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外,據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超過5成的民眾更加重視個人健康。長期關注於呼吸及睡眠照護的飛利浦公司,發表第6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 -
癌因性疲憊症使療程中斷 臨床治療指引助癌友了解病情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58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高達9成2癌友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其中4分之1症狀嚴重,已達中重度疲憊程度,需透過藥物治療,如未能妥善處理,癌症療程還可能被迫中斷。 -
健保肺癌給付2019年耗費164億元 平均22.8萬元創新高
癌症新知 / 肺癌4207健保大數據顯示,去年健保醫療支出前10大癌症,前5名排序與2018年相同,第1名為肺癌,共花164億300多萬元,7萬1,900多人就醫,平均每人支出22萬8,000元。 -
中國接連傳出禽流感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抗藥性警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11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中國大陸新增H5N6病例,出現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個案病況穩定但在加護病房,個案曾經前往活禽市場,研判很可能是感染源,12月20日開始該縣市場活禽全面暫停休市,已經完成清理與消毒等措施,疾管署將湖南省列為H5N6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2級。 -
乳癌術後2年最易復發 術後輔助治療可望減低癌友夢魘
癌症新知 / 乳癌3113早期乳癌存活率高,其中第0期、第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更高達95%,時至今日已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絕症,但復發問題仍讓許多乳癌病友如同驚弓之鳥時刻警覺。大部份的早期乳癌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疾病已能痊癒或穩定獲控制。HER2陽性乳癌復發率在術後第1至2年會到達復發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