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早期確診比率偏低、死亡率高,加上罹患人數逐年升高,使肺癌多年來位居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之首,除了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更造成健保沉重負擔。調查發現,2019年耗費164億元,創歷史新高。
健保大數據顯示,去年健保醫療支出前10大癌症,前5名排序與2018年相同,第1名為肺癌,共花164億300多萬元,7萬1,900多人就醫,平均每人支出22萬8,000元。
第2名為乳癌,支出151億3,700萬元,治療14萬2,000多人,人均費用10萬6,200元;第3則是大腸癌,耗費14億9,700萬元,10萬8,000人接受治療,平均支付13萬3,600元。
第4名為肝癌,支出111億6,100萬元,6萬8,000人接受治療,平均健保給付每人達16萬2,100元;第5為口腔癌,支出為90億3,100萬元,就醫人數5萬1,700多人,每人平均費用17萬4,500元。
肺癌治療費用居高不下,與新增肺癌患者逐年增加有關,2015年5萬3,000多人就醫,2019年則增加至7萬1,900多人,成長1.33倍,反觀乳癌、大腸癌患者分別成長1.26倍及1.11倍。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分析,肺癌醫療支出居高不下,與癌友逐年增加以及藥物費用昂貴等因素有關,近幾年治療晚期肺癌患者,高價標靶藥、免疫療法相繼問世,療效不錯,延長患者存活率,但也使得肺癌健保支出越來越多。
王正旭強調,罹癌人數明顯增加,預估未來每4名男性、5名女性中,就有1人罹癌,癌症相關健保支付勢必越來越沉重,因此國人必須早做打算,不能只倚賴健保,應該透過醫療險來補足這一塊,減輕負擔。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正收集各大醫院癌症治療存活率等數據,整合治癌成效最好的醫院結果,將列出各癌症治療指引,提供所有醫院參考,希望提升全國治癌水準。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延伸閱讀
-
衛福部癌症精準醫療整合平台 擬6、7月啟動造福癌友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238台灣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首次與國際藥廠簽署合作協議,精準醫療大數據得以應用在癌友治療上,透過基因檢測結果,提供最適合的癌症標靶用藥給參與此計畫的病患。 -
婦女節關心女性健康! 防「乳癌再復發」靠治療新觀念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19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宣布女性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症。於婦女節之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醫師提醒乳癌高風險女性注意乳房健康,「包含有乳癌家族史、暴露後天環境危險因子者,像是工作壓力大、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顯著肥胖、抽菸飲酒等。 -
健保署NGS討論會議 傾向小範圍基因檢測給付疾病未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411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NGS可以單次針對1個範圍基因檢測,當癌症病患需要基因檢查,醫生可以鎖定基因範圍,單次就能檢查1組基因,發現那個基因出現異常,就不用再猜測可能異常基因,檢查陰性卻要再確認窘況,但因檢測價格較昂貴,可以給付疾病、時間點、族群都在討論。 -
婦人無吸菸史肩頸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肺腺癌合併骨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148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上述兩位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明顯家族史或呼吸道症狀,且原發肺癌部位不大,但沒想到初次診斷時就發現嚴重骨轉移症狀,令患者十分沮喪與百思不解,不斷詢問:「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罹肺腺癌?」 -
去年就醫人次減少千萬 重複檢驗反增54萬件這3項最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520礙於重複檢驗件數及費用逐年增高,以及輕症患者使用高階影像檢查情況過於浮濫,健保署將推動改革,擬針對藥費、檢驗檢查,徵收部分負擔,現行免部分負擔的檢驗檢查,將收取50至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