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促
-
猝死前毫無警訊? 研究:一個月前有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88所謂心因性猝死,通常會在發作的10分鐘死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患者存活下來,這算是一種心臟病。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若出現一些心臟病的潛在徵兆症狀,包括氣促、胸悶、心悸和暈厥等,這些有可能就是身體發出來的猝死警訊,如果出現這些徵兆,務必要趕緊做檢查,以免發生遺憾。 -
心肌梗塞易致命 黃金90分鐘救命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454年前11月28日,以演出電影《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因心肌梗塞猝死,和亞東醫院舉辦「如果茂伯沒有發生心肌梗塞」記者會,魏德聖導演、茂伯家屬出席,醫師呼籲民眾,最近氣溫變化劇烈,慎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
寒流低溫籠罩 洋蔥式穿著最防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14戶外跨年倒數或看日出,凍傷風險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賴正偉表示,跨年晚會身處搖滾區,或上山下海、戶外越野,可能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空氣中或受寒風吹襲,必須加強四肢末端及暴露在外的臉、耳朵及脖子等處的保暖工作。 -
二尖瓣閉鎖不全 男子氣喘險喪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2收治陳先生的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表示,一般二尖瓣脫垂患者症狀多屬輕症,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中度症狀可能形成二尖瓣逆流,出現較嚴重病理症狀,心臟衰竭肺水腫,需要藥物控制。重度症狀者氣促及呼吸困難,容易引發合併症,需要積極藥物或手術治療。 -
三高不控制 恐釀猝死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89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的風險為什麼比較高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施俊明醫師表示,廣義來說,猝死是指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而心臟及急診學界定義猝死是指病患在症狀發作之後一小時之內死亡。其中,光是心臟猝死就占了9成,而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則占了絕大多數。 -
過勞型猝死 8成與心血管相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82臺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委員的吳孟修醫師表示,猝死的發生多以心因性為主,如心肌梗塞、重度狹心症、心肌病變或嚴重心律不整等。此外,猝死亦常發生於過勞族群,研究顯示,過勞型的猝死有80%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都是可能致命的因子。
-
腎氣足心肺強 輕鬆呼吸好自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75台灣洗腎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二位,根據醫界最新研究推估,國內20歲以上民眾罹患慢性腎臟病者約有150萬人;至於心臟與肺臟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致命殺手,向來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列。 -
市售4成5金針二氧化硫超量 恐誘發氣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