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毒物科
-
組織胺中毒常發生於海鮮 醫點名:這些魚類別久放在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88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海鮮中像鯖魚、鰹魚、沙丁魚、虱目魚等等魚類,一旦保存條件不佳導致細菌增生,民眾在不知情下攝取容易發生組織胺中毒,短短幾分鐘就可能皮膚起紅疹,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困難等等症狀。 -
食物中毒主因跟它有關 食藥署示警常見症狀與預防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39近年來,食物中毒事件頻傳,食藥署統計,台灣中毒案例主要集中在夏季,汙染源以細菌中毒為主,2022年由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造成的食物中毒案件數與患者人數均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第1位。專家表示,一旦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引發急性腸胃炎,務必儘速就醫。 -
水果最怕農藥殘留!農業部抽驗結果曝 百香果遠勝草莓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98農業部最新公告的「110年台灣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前3名分別為百香果(14%)、西瓜(7.1%)、木瓜(6.6%),至於看似較難清洗、易殘留雜質的草莓,則名列第5位。 -
拿科技海綿洗碗小心溶出致癌物! 專家提4大使用建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692近年來,科技海綿、廚房魔術擦、神奇魔力擦等清潔產品因單價低,1塊不到10元,加上使用簡易,大受民眾歡迎。不過,毒物科醫師提醒,科技海綿成分與美耐皿相同,容易溶出1級致癌物質甲醛,使用不當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白血病的風險,不宜用來洗碗盤,甚至洗水果。 -
螢光劑能吃嗎?接觸會致癌? 盤點螢光劑用途及其影響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09日前民眾於連鎖壽司品牌外帶壽司,發現其中的蝦壽司,在關燈後表面竟呈現藍綠色光芒,擔憂壽司是否含有螢光劑或遭到細菌感染?還有像是日本螢光烏賊身體會發出螢光,在食用上會不會有疑慮,也令許多民眾感到相當好奇。究竟螢光劑有哪些用途?食物若出現螢光反應能吃嗎?若接觸到螢光劑會對人體造成何種影響?又可以透過哪些方法檢驗物品或食物中有無螢光劑呢? -
桃園忠貞市場知名越南法國麵包傳食物中毒 與這菌有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46在桃園中壢忠貞市場內的知名越南法國麵包攤位受到不少網紅推薦,然近日有上百名民眾吃下該店家的越南法國麵包,卻出現身體寒顫、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而有症狀的民眾,檢體檢出沙門氏菌。 -
吃深海魚擔心汞中毒? 毒物科權威教你挑對海鮮安心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962許多人嗜吃海鮮,無魚不歡,但部分深海魚的汞含量超高,令人擔憂,美食網站Mashed列出7種消費者應該多吃的魚類海鮮,包括,鮭魚、蝦、干貝、龍蝦、太平洋比目魚、鯕鰍、吳郭魚。毒物權威教授顏宗海則提醒,食用深海魚時,應只吃魚肉,不吃魚頭、魚皮、內臟及脂肪等部位。 -
阿斯巴甜恐導致肥胖影響胎盤? 醫:因果關係有待查證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05近日,WHO將「阿斯巴甜」這項常加在零卡可樂與口香糖中,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添加物納為「2B級」可能致癌物;有些人憂心阿斯巴甜可能引發肥胖等副作用。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阿斯巴甜在體內會分解為天門冬胺酸、苯丙胺酸、甲醇,而阿斯巴甜對健康的危害,向來有很多爭議,機轉並不清晰,但有3個較為明確的影響:過敏體質者會引發過敏、有苯酮尿症者無法代謝,以及可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