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毒物科醫師
-
WHO擬列「阿斯巴甜」為可能致癌物 食藥署最新回應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637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預計7月起,將阿斯巴甜列為致癌物,前兩類食品正好含有阿斯巴甜。對此食藥署表示,阿斯巴甜為人工甜味劑,已規定需要明顯的文字提醒「苯酮尿症患者」(Phenylketonurics)不宜使用或同等意義。 -
別讓美食腐壞!除了快點吃 毒物科醫師提點正確保存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27剛過夏至,高溫潮濕,食物容易腐敗,想確保食用安全,就必須留意食品保存期限,食藥署提出了降低水活性、煙燻處理、高溫殺菌、隔絕氧氣、降低pH值、使用防腐劑等6大延長食品保存期限方法,均可限制微生物生長,降低食安風險。 -
幼兒驚傳被餵毒品「巴比妥」 毒物科醫師:嚴重恐送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117今(8)日最受家長憤怒與憂心的新聞,應當是新北有幼兒園驚傳「餵藥」給幼童吃,使得幼童染上毒癮,出現暴躁易怒的症狀,甚至抓傷自己的臉部,家長追問孩子,孩子自稱被老師要求喝「彩虹藥水」。案件被揭發後震驚各界,檢警也大動作搜索、調查。 -
食藥署調整日本草莓農藥殘留量 氟尼胺、克凡派是什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72近期日本草莓經常被驗出農藥殘留而被退運,食藥署預計調整日本草莓中的兩種農藥「氟尼胺」、「克凡派」殘留量。毒物科醫師建議政府進行政策修訂前需要與大眾溝通,避免民眾誤解。 -
雞蛋別亂買!醫曝:萬一感染沙門氏菌 吃下易食物中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62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購買雞蛋時,應該觀察外觀有無破損、乾淨,並聞聞是否散發異味,如果覺得異常,就不要食用。若民眾敲破蛋殼之後,蛋黃不成形,已經不是圓形,且散發臭味,更是吃不得。 -
姑婆芋中毒嚴重恐呼吸衰竭 毒物科醫師教你誤食急救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25姑婆芋中毒案件層出不窮,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接獲一起食物中毒通報,民眾於餐廳吃了「古早味芋頭糕」後,口腔刺麻,懷疑是店家在食物底部的芋頭葉片擺盤所致。食藥署以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該葉片為姑婆芋(Alocasia odora) -
食物吃不完放電鍋保溫隔天再吃? 毒物科醫師打破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8電鍋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許多人習慣以電鍋保溫已經煮好的食物,以為一直插著電源,保持熱度,食物就不會壞掉,專家指出,許多細菌耐高溫,只要在60℃以內即可快速生長,而電鍋保溫難以維持在60℃,如果久存後食用,恐容易食物中毒。 -
卡樂比4連幼兒蝦味條零食「鎘」超標 19公斤退運銷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74衛福部食藥署在11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發現給嬰幼兒食用的「CALBEE卡樂比4連幼兒蝦味條(INFANT 1SAI KAPPAEBISEN CRACKERS)」驗出重金屬鎘,含量為0.047mg/kg。依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食品類中的「鎘」限量為0.040mg/kg,總共19.2公斤的產品需退運或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