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母奶
-
寶寶中耳炎不會說 新生兒吸允母奶可遠離風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738 -
BabyHome媽媽茶試飲 哺乳媽咪推崇「農純鄉」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29
許多媽咪在生完小孩後,常因母乳的分泌不足或寶寶無法順利吸吮母乳等問題,導致親餵母乳備感挫折。對此,廣榮中醫診所張啟亮中醫師指出,哺乳媽咪很重要的是,要常常擠奶刺激乳房讓乳腺保持暢通。同時要刺激寶寶吸吮的動作,因為寶寶吸吮越多,乳房也會製造更多的奶水。當然,適時補充適量的營養,幫助奶水質量的增加也很重要。如此三管齊下,才能良性循環,幫助發奶成功。 -
2歲後還在喝母奶? 當心寶貝咬合不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30維藝美學牙醫診所羅士傑醫師表示,建議媽媽們哺餵寶貝母乳的時間最長別超過2歲,恐影響到嬰兒牙齒發展。由於嬰兒用嘴吸吮母乳的動作,會讓舌頭向前伸,牙齒因此也順勢向前方傾斜或者牙齒可能會擠成一團,因此有可能會發育成面型前突或有暴牙,嘴唇微開的情況出現。 -
大骨熬湯真補鈣? 小心「鉛」毒一起喝下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97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主任錢建文指出,大骨湯所含的鈣質,並不如大家所想像中的豐富,可能還不到乳製品十分之一,且經常溶出微量的鉛以及其他有毒重金屬,若加上環境中的鉛害,對於幼兒發展相當不利。 -
快問快答》10大常見問題 一次搞懂腸病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79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60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之發生。 -
誤借B肝母奶 母自責憂子染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21「哺餵母乳是許多媽媽產後最感艱辛的育兒歷程」資深國際泌乳顧問黃資裡指出,媽媽如能善用輔助工具,心情放鬆,維持2到3天規律排出乳汁,即可為自己創造一個輕鬆、舒適、有效率的「黃金追乳期」,不必陷入職場與奶水不足的兩難。 -
牛奶過敏 幼兒脫水血便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39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說明,乳糖不耐症是由於人體中缺乏乳糖酶分解乳糖,使得乳糖未經消化就直接被腸內細菌代謝,產生大量氣體,導致漲氣、拉肚子、腹脹、打嗝、腹痛等症狀。因為乳糖酶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減少,乳糖不耐症較常發生在成人身上。 -
胃管灌食母奶 巴掌天使獲重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64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醫師李春銘說明,非侵入性的經鼻持續氣道正壓呼吸治療,是早產兒呼吸窘迫症的首選治療方式。小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常會需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但也容易引起早產兒肺部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