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藥研發
-
健保資料庫促進智慧醫療發展! 建立互惠機制刻不容緩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15AI人工智慧,配合健保大數據,奠定國內生技醫療深厚根基,產醫研日前召開「智慧醫療健康數據零距離」座談會,希望政府能更積極整合法規、建立制度,建構生醫資料應用互惠機制。 -
小分子isoQC抑制劑適用多種癌症 促巨噬細胞吞噬腫瘤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4罹癌人數屢創新高,癌症新藥研發,成為醫界關注議題,而免疫療法已是研究趨勢,國衛院、中研院研發團隊開發出口服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DBPR22998),適用於多種癌症治療,研究證實,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的吞噬效應,增加癌症治療的效果。 -
全台首例大型永續型創投登錄興櫃 鑽石生技孕育獨角獸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85全台第1家進軍資本市場永續型生技創投——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鑽石生技投資」,股票代號:6901)將於7月25日登錄興櫃,由華南永昌綜合證券主辦,預定明年申請上市。 -
一箭雙鵰!國衛院抗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兼活化免疫細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09癌症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經有40多年,近期標靶治療成了新興療法,癌細胞卻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目前的癌症治療法,不能同時抑制癌細胞與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然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經常導致拖把的副作用,並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 -
迎解封!陳時中:本週公布商務客來台細節 擬居檢10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66近期的Omicron疫情,陳時中認為,Omicron看起來是疫情的轉機,因Omicron明顯輕症化,以及潛伏期短,可能感染第1天就能驗出,與過去長達7天的潛伏期不同;因此檢驗速度加快,隔離時間就不用太長。
-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563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
台灣東洋強調BioNTech陸資僅佔0.7% 疾管署評估買量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86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東洋公司所述劑量,應該是最多可以採購到1千萬劑,但指揮中心會買多少劑量,必須先評估有效性與安全性,同時考量國內冷鍊技術是否能配合,才能作最後決定。目前瞭解BioNTech新冠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負70度環境,保存期限也只有6個月。 -
各界專家齊聚醫療高峰論壇 杜元坤提出治癒癱瘓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81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防疫國家隊表現相當傑出,台灣也因此被全世界看見。包括陳時中在內,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及疾病管制署長周志浩等幾個防疫國家隊重要成員都是北醫校友,也讓北醫校長林建煌備感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