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救護車
-
本土+23813!死亡+86 國內出現首例熱衰竭染疫後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23,813例本土個案,280例境外移入,8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中最年輕案例是1名4歲女童,本身不知有慢性疾病,住院檢查時才發現,後因病程惡化關係,從確診到就醫治療僅短短5天就不幸過世。另外,有1名40多歲男子在家昏倒,醫護人員到場時發現體溫高達44度,疑似中暑,送醫後發現確診,後因因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等關係過世,是國內首例具中暑、染疫的死亡個案。 -
當急性腦中風遇上心肌梗塞怎麼治? 同時取栓成功救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6新竹台大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蔡宗翰表示,腦部和心臟都是人體重要器官,必須在黃金搶救時機內疏通血流,否則阻塞時間越久,對器官傷害越大,形成永久性損傷。 -
明起「快篩陽=確診」住院前須PCR 新北提4措施因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69在疫情嚴峻時期,為了保全PCR量能,「快篩陽性並經過醫師診斷後視同確診」的政策即將上路。 -
確診者如何視訊診療?怎麼找診所? 整理包手把手教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2846對於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來說,「健康益友」APP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想要視訊門診,或是送藥到宅,在健康益友中,一般人可選擇看一般專科門診,如果是慢性病患需領慢箋,可選防疫專案,另外如已經確診則須選居家隔離檢疫方案。這兩種專案經醫師視訊診療後,都可取得電子處方箋,才能向藥局申請送藥到府或請親友代領。 -
疫情加速數位醫療轉型 ICT智慧醫院成為趨勢指日可待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585華碩全球副總裁張權德表示,疫情是醫療界很大的挑戰,不過它卻讓遠距醫療、人工智慧醫療、個人化醫療更蓬勃發展,加速數位醫療的轉型,未來ICT智慧醫院已是不可逆的方向。 -
何美鄉歸納Omicron確診常見11症狀 提供居家飲食建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連續單日破萬例確診,然而,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目前防疫重點強調: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而民眾相當關心,萬一感染Omicron確診,出現何種症狀該就醫? -
居家照護緊急就醫交通放寬 除了打119這些情況都可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32全國輕症居家照護上路在即,部分縣市目前已經上路,然仍有小部分細節需要完善宣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放寬就醫的交通方式,不論是緊急或非緊急,或是輕症居家照護,都可由親友接送,或是自行前往(步行或開車、騎車)。另外派救護車的流程則與過去相同,時間則依照派車與目標的位置有長有短。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1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