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放射治療
-
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幼童 GD2抗體免疫療法盼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52在兒童癌症中,神經母細胞瘤占了7.8%,但在兒童癌症死亡占比卻高達15%。現在有GD2抗體(dinutuximab)可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總存活率相當優秀,卻需要近千萬的高額治療費。因此醫師、院士與病友團體希望能納入健保,減輕病友負擔。 -
我國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北榮斥資45億元打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76斥資新台幣45億元,由台北榮總籌劃設立我國第1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今(15)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標誌著我國癌症放射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國人多1項治療選擇。除了總統蔡英文、衛福部長薛瑞元親自致詞以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泉裕泰代表也應邀致詞,並表達祝賀之意,對於台灣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有效率的執行重粒子籌設與運作,給予高度肯定。 -
30年老菸槍喉嚨沙啞又背痛 竟是肺癌侵噬腰椎骨造成
癌症新知 / 肺癌372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戴芳銓表示,「抽菸是肺部最大殺手」,建議若是有抽菸、家族史,以及接觸致癌物質的成人,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乳癌蟬聯女性癌冠軍 9成國人竟不知3步驟「癌症復健」
癌症新知 / 乳癌4052據衛福部最新公佈109年國人10大癌症數據,女性癌症首位持續由「乳癌」蟬聯,新發生人數達到15,259人,是女性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面對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除了及早接受乳癌篩檢,發現癌症後的治療與正確復健,更是影響預後及生活品質的關鍵。 -
眼內黑色素惡性腫瘤險摘眼球失明 採1療法治療保視力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39眼睛也會長惡性腫瘤!當你感到看直線會歪曲,明明眼前是平地,卻感覺隆起如小山丘的時候,就要有警覺。眼內黑色素惡性腫瘤相當罕見,一旦確診,過去的治療方式多為摘除眼球,如此以來不僅外觀受影響,甚至完全沒有恢復視力的可能。現在有「質子放射治療」可針對腫瘤做治療,能夠保留眼球與視力。 -
甲狀腺癌反覆復發!精準治療助延命 醫曝防治3要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9006鄧仲仁醫師說明,甲狀腺癌患者有95%屬於分化型,乳突癌佔約90%、濾泡癌約5%,預後相較其他癌種良好,若早期發現且治療反應佳,有相當大的機會得以根除。而甲狀腺癌的分期標準也於2017年已有更新,將45歲推延至以55歲作為基準:(1)分化型甲狀腺癌(例:乳突癌及濾泡癌)在55歲以下惡性風險較低,只分為2期:沒有遠端轉移為第1期、有遠端轉移為第2期。(2)55歲以上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則根據腫瘤大小及侵犯周邊組織程度、中央或側邊淋巴轉移、遠端轉移與否,來決定分期。(3)若是未分化型甲狀腺癌,一律為第4期。 -
患者體藏巨大腫瘤!剩2個月生命 放手一搏治療竟奏效
癌症新知 / 肝癌2665黃老闆4年前因爆瘦、腹脹腹痛且容易疲倦就醫,意外發現有1顆15公分大的巨型肝臟腫瘤,輾轉多家醫院評估都認為「生命剩下2個月」,但他始終不願放棄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當初患者到院時可用「奄奄一息」形容,不僅體重僅剩40公斤,血液中的「黃疸指數」高到5,遠超出正常值數倍,「癌症指數」(胎兒蛋白)更飆高到599,尤其左、右肝門靜脈都被腫瘤塞住,無法執行栓塞治療。經過患者積極與癌症中心團隊討論溝通,最後決定接受採用「標靶藥物」、「光子刀放射治療」及「免疫治療」等3合1療法,放手拼拼看! -
別以為是過敏!男子長期流膿鼻涕 竟確診鼻腔鼻竇腫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343有名66歲男性,長期右上頷部位痠脹感,合併有膿鼻涕。內視鏡檢查發現右上頷鼻竇腫脹,電腦斷層亦呈現右上頷鼻竇病灶,經粗針切片確診為右上頷鼻竇漿細胞瘤(plasmacyt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