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收費
-
移工宿舍環境不佳增新冠風險 勞動部:將修法開罰雇主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31第688例、第695例、與失聯印尼移工個案事件,讓眾人了解移工離開集中檢疫後,很可能暫時入住「大通舖」宿舍,此次讓2名確診者與其他46人共同居住在不良環境,增加新冠群聚感染風險,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組長薛鑑忠強調,醫管公司宿舍環境不佳,主要責任在「雇主」,有問題會罰雇主最高30萬元罰鍰。 -
我自費核酸檢驗5至7千元 對外採購新冠疫苗再傳捷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41秋冬專案要求任何入境旅客,登機前都須繳交病毒核酸陰性證明,相對民眾出境到他國,多數也有同樣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37間醫療院所,有提供當日檢驗服務,單次檢驗約7,000元;另一方面,新冠疫苗對外採購,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日透露,又1間廠商在談判的最後階段。 -
膝關節退化除置換人工關節 未來幹細胞治療也可供選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44該項研究計畫係由花蓮慈濟醫院與尖端醫攜手合作,這是台灣核准的第1件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計畫,待花蓮衛生局核可收費金額後,就能著手收治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達15%,2017年全國因膝部關節炎就醫的人數超過83萬人,以中老年人居多。 -
同款自費醫材價差2至3倍 消基會:應制定差額上限值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089消基會這次調查5類健保自付差額醫材,包含人工心律調節器、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水晶體、治療心房顫動之冷凍消融導管,比較同一品項的價差,各取最高及最低費用的對照組,計算價差,並列出價差排行。 -
醫師轟醫材收費極端值不合理 陳時中:個別意見再討論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36健保署公布,9月1日起,除「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院所費用「極端值」管理。 -
8類差額醫材自費上限急轉彎 不敵醫界反彈「喊卡」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814衛福部健保署6月8日公告8大類自付差額醫材價格上限,遭到醫界強烈砲轟,總統蔡英文直接標達關切,部長陳時中允諾重新召集各界討論,健保署24日發出新聞稿,廢止6月8日公告,未來朝向各醫學會自行制訂「極端質」管理。 -
健保費調漲增收部分負擔 健保署:仍在討論未定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50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每年健保費用都入不敷出,如果收入沒有增加缺口恐怕增大,目前藥品部分負擔上限200元,醫師開立1,000元以上藥品,民眾最多只要負擔200元,卻有很多民眾拿藥不吃,導致藥物浪費。 -
醫材差額付費天花板急踩煞車 陳時中:持續加強溝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52陳時中對媒體表示,原規劃新制分類有些偏頗,將按步驟解決問題,可能會分階段上路,但希望不會拖太久,會先審視極端案例,看看問題在哪裡,民眾反應狀況如何等,將特定實例拿出來討論,看看有沒有討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