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肘
-
以為中暑恐心臟出問題 小暑養生中醫建議多拍打這兩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9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台灣的天氣常傳變成高溫而午後有雷陣雨的型態,其關鍵就是濕跟熱,容易導致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這時千萬別輕忽以為是中暑,小心是心臟出問題。 -
中風年輕化!勇敢面對腦中風 把握半年復健期預防失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85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3至5萬名腦中風患者,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指出,每4人中即有1人終其一生會有中風危機,年紀越大,腦中風機率越高,行動不便,或需仰賴旁人照護。 -
教師長期寫黑板!手痠麻治頸部無效 醫師:關鍵在肩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97長安醫院復健科醫師詹益承強調,頸部問題很常傳導至肩膀,故十分容易忽略肩膀的檢查治療,這時要藉由有經驗的醫師詳加檢查並正確的找出病因。 -
手痛真惱人!解析各類手肘痛 中醫師建議按穴道可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62相信您對於母親經常抱小孩造成的網球肘,或是過度用力造成的橈隧道症候群相當熟悉;也許你已經疼痛已久。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6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經常跌倒瘀青!竟是凝血障礙造成 醫曝血友病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6以往治療血友病,常在患者關節出血或其他出血狀況時,才給予血漿或注射凝血因子。最新醫療治療準則已將定期注射凝血因子或新型非因子藥物,以維持體內最低凝血因子濃度的「預防性治療」,視為重度血友病的標準常規治療,而健保也納入給付。 -
孩子長不高想看醫生轉大人 卻意外檢查出6公分腦腫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512歲的小明就是因腦瘤引起的身高矮小,他整整比同年級最矮的同學還矮7公分,加上身材瘦弱,轉介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腦部竟有6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長在腦下垂體,導致他的生長激素缺乏,同時也壓迫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缺損。 -
年前大掃除最怕勞動損傷 復健科醫師教你常見症狀處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30劉又嘉醫師指出,當症狀反覆發作,透過超音波和MRI影像檢查,能及早判定是單純發炎或已產生破損。若X光片下有看到肌腱的變化或韌帶鬆弛,提早介入血小板增生療法,原則上能完全復原的機率相當高。常見的增生療法包括有高濃度葡萄糖、PLT、PRP等,但前者只能單純誘發患部發炎反應,並未含有生長因子,後兩者則是利用自體血小板注射患部的增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