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1名40多歲王老師頸部疼痛數月,且右手臂到手指有痠麻情況,曾做過復健三寶(熱敷、電療、牽引),但僅稍微緩解,後來到長安醫院復健科檢查,發現患者是肩膀長期使用過度導致無力,以致於頸部代償造成庝痛痠麻,後續醫師安排了增生療法,搭配肩頸復健與減少代償的矯正性運動。王老師經過治療後表示,右手痠麻明顯改善、更容易施力,肩頸痠痛也好很多。
測試病患關節活動!發現右肩早有狀況
針對王老師的病況,長安醫院復健科詹益承醫師說明,病患因工作需常用右手高舉寫黑板,舉起來的時候肩膀與頸部會有點酸,測試右肩關節活動度時,手舉高無法到正常的180度,頸部會偏右,觸診時在右肩後側有非常明顯的痛點,按壓時有酸軟感覺且會往手肘傳遞,發現病患其實右肩早已有不明顯的疼痛,只是頸部症狀更為明顯。
詹益承透露,常聽到肩頸疼痛、緊繃,通常把2者放在一起提是因為症狀相似,相互影響,病患因為肩膀長期使用過度導致疼痛無力,以至於頸部肌肉開始代償往右側出力,久而久之造成頸部肌肉與關節問題。出現手麻除了頸部神經根被壓迫外,另一常見原因其實是後肩,容易傳導麻痛至背側前臂及手背。
頸部問題常與肩膀有關!找到病因標本治療才有效
關於治療的方式,詹益承指出,找出王老師的病因後,診斷為肩關節後下關節囊與後下關節韌帶損傷,安排病患注射增生療法在右肩關節囊、韌帶與關節內,再搭配肩頸復健與減少代償的矯正性運動,患者的右手痠麻及肩頸疼痛有大幅度的改善。
詹益承強調,頸部問題很常傳導至肩膀,故十分容易忽略肩膀的檢查治療,這時要藉由有經驗的醫師詳加檢查並正確的找出病因。肩頸互為因果關係,在許多其他部位也常見,比方髖膝、腰膝等,有時2者治療其一的效果不好時,通常治療另1者後效果就會出來,所以2者同時處理,治標也治本。
更多NOW健康報導
▸BA.4、BA.5恐再掀疫情 次世代追加劑對抗變異株有解
▸搶在肝功能黃金治療期 免疫組合助肝癌提升腫瘤反應率
延伸閱讀
-
康復後體力大不如前? 復健科醫師剖析長新冠治療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56本土疫情爆發,不少人染疫康復後卻留下後遺症,像是容易喘不過氣、疲勞,甚至出現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這也讓「新冠長期症狀」(以下簡稱長新冠)開始受到關注,而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長新冠後遺症所帶來的呢?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莊泓叡指出,早期復健介入是長新冠復原的關鍵。 -
低頭族注意!肩頸痠痛、手麻症狀 恐脊髓空洞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541名27歲從事視覺設計的年輕女子,因長時間低頭繪圖,去年開始感覺到肩頸痠痛,甚至偶爾會出現手部麻痺,「筆都拿不穩」,經轉診至醫院安排核磁共振,赫然發現竟是脊髓空洞症,雖然還未嚴重到必須開刀手術治療,但醫師仍建議後續必須定期追蹤,同時務必要減少低頭時間,以及維持正常姿態,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
常聳肩、打電腦肩肌發達成「大隻妹」 1招找回美人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6930多歲護理師「小美」因為長期聳肩、低頭打電腦,以致肩膀肌肉突出,虎背熊腰,被虧「大隻妹」,讓她盡失女人味。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咀嚼肌發達,打肉毒桿菌可以消除國字臉,如肩膀兩側的「上斜方肌」太威武雄壯,也可透過肉毒桿菌,找回美人肩。 -
核保員趕防疫保單導致手麻!網購護具不合 痛到急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72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說明,「腕隧道症候群」是因長時間不間斷或長期重複相同手部動作,手腕局部壓迫神經而引發一系列的症狀。 -
復健科醫師教3撇步挑滑鼠! 避免肩頸痛和肌腱炎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94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表示,其實上班族每天要用鍵盤滑鼠4至8小時,算蠻久的,大家一般都會說每天睡覺躺臥的枕頭很重要,那每天使用的鍵盤滑鼠也很重要,建議民眾應選擇適合自己手部大小的滑鼠,才能避免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看電腦30分鐘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定時提醒自己起來換個姿勢,或是去廁所走一走,對長期久坐的姿勢都會有幫忙。